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FDA批准轉變 探新藥下波浪潮(上)

從FDA批准轉變  探新藥下波浪潮(上)

2023-01-04 14:30

過去一年全球步入熊市以來,生技族群成為資金避風港;
去年FDA批准37款新藥,聚焦三大領域,投資人能從中找到什麼新機會?

二○二二年全球進入熊市,各指數表現:那斯達克為負三三.一%、標普五百(S&P 500)為負十九.四四%、NBI生技僅負十一%;台灣加權與櫃買指數分別為負二二.四%及負二四.○八%,台灣生技指數表現為九.八%,生技族群在過去艱困的一年,成為資金避風港。

 

隨著美國十一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率放緩(公布四.七%,前值五%,FOMC預估四.八%),並連續五個月下降,高通膨疑慮轉變為衰退可能與時程討論。

 

在二三年二月美國財報周與四月第一季財報公布之前,生技新藥族群仍有機會在不確定性下,成為資金駐足地。對於投資人,了解藥證批准轉變、生技公司的商業模式調整、新類型藥物開發趨勢與重點,才能做出風險較低的投資決策。

 

對比疫情前十年(一○至一九年)與疫情後三年(二○至二二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每年平均批准數量由四十款變成四十五款藥物。藥物批准前三大領域包括:癌症(二五%增至三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十二%增至十三%)、感染(十四%降至一○%)。

 

儘管過去三年市場焦點都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與解藥,但FDA批准重點仍以癌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為主,尤其二二年初美國總統拜登重啟「癌症登月計畫」、FDA針對癌症臨床試驗指南的調整,皆能見到美國政府對於癌症治療的重視有增無減;另一方面,去年百健(Biogen)阿茲海默症藥物獲批准爭議引起廣大討論,但隨著美國戰後嬰兒潮的高齡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腦中風)更顯盛行。

 

根據二二年六月市調機構IQVIA的全球腫瘤趨勢報告,二一年癌症臨床試驗數達歷史新高,針對轉移性或者晚期癌症的臨床試驗多出一倍、相較於一六年增加五六%(當時背景為歐巴馬政府提出精準治療概念後一年)。然而,年銷售達一百億美元的製藥巨頭,腫瘤研發藥物數量僅占比二三%;規模更小、專一度更高的生技新藥研發公司,則成為當前癌症開發的主導者。

 

北京的全球統戰軸心,由過去的「中國比較好」轉向「美國比較壞」這現象,其實用人們的日常經驗就可看出其中端倪。如果有一個人,向來都用「我比他好」的姿態應世,突然間整個談吐變為「他比我壞」,你就可以從中推斷幾件事:一、此人自知已經失去信用了;二、此人已經喪失自信了;三、此人不是家裡出大事了就是沒錢了。

 

當「中國夢」的內涵由「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變成「美國文化比中國文化爛」之時,人們看到的是時光倒轉至慈禧太后,是的,還有那義和團。誰說歷史不會開倒車?北京、上海的大樓立起來了,但是出入這些大樓的人又被強迫地戴上了人工辮子。

 

這場遊戲,台灣千萬不要參加。台灣早已脫離那條被詛咒的歷史軌道。再跳進那條軌道的人,不是傻就是壞。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經濟衰退進逼  企業經營遇挑戰 ——兼論事務機耗材廠上福
經濟衰退進逼 企業經營遇挑戰 ——兼論事務機耗材廠上福

2022-12-28

首富輪替  精品成就長遠價值 ——兼論精品包袋製造大廠威宏
首富輪替 精品成就長遠價值 ——兼論精品包袋製造大廠威宏

2022-12-21

工業工程引領經濟度寒冬 ——兼論智能自動化設備廠盟立
工業工程引領經濟度寒冬 ——兼論智能自動化設備廠盟立

2022-12-14

魔獸霍華德旋風襲台啟示 ——兼論工業電腦廠融程電
魔獸霍華德旋風襲台啟示 ——兼論工業電腦廠融程電

2022-12-07

避開價值陷阱,尋正向低估公司 ——兼論台灣高爾夫球桿頭產業
避開價值陷阱,尋正向低估公司 ——兼論台灣高爾夫球桿頭產業

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