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臉比翻書快,並不足以形容中國防疫政策的戲劇轉折。去年11月5日,中國國務院還高聲強調「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又說「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誰料6天後就動搖了,象徵解封第一步的「二十條」宣布上路,此後防疫政策連亮綠燈,到12月26日,終於連確診者都免隔離了。
公衛專家何美鄉說,對中國居民而言,這是一個最糟糕的解封時刻,一來,冬季本就是病毒傳染高峰,再者,依中國施打疫苗的時間週期推算,此刻也是疫苗保護力減弱時……。多項因素疊加的結果,就是高感染率,伴隨較高的重症率。
但也有人認為,對中國官方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解封時刻,理由同上,結果就是「快速達峰」,用最短的時間成本達到群體免疫,然後快步走回經濟復甦路。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探究這場外界看來不可思議的達峰實驗與效應。跡象顯示,政策劇變前,被清零手段凌虐近三年的中國經濟已經來到臨界點,這代表政策轉變的背後確實有更多的經濟考量。但,復甦之路也能像解封進程一樣火速嗎?
先看供應鏈,我們採訪中國各地不同業種的台商,產線上的感染率少則六成,多則「全線」,其中,有業者祭出「鼓勵限期內確診」的獎金制度,凸顯當前製造業力拚「三周內恢復正常」的目標。
再往後看,各大外資機構在突變式的解封後普遍對中國前景緊急按讚,但來自「中國經濟最準分析師」的看法,卻認為復甦之路不容過度樂觀,民間財富縮水、地方財政困難,都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快速達峰後的中國,會是自此「陽康」抑或面臨「長新冠」?本期為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