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政策51天內宛如坐了一趟雲霄飛車,官方棄守堅持了近3年的「動態清零」政策,隨之而來的,是「全面解封」的關鍵倒數。
力拚「快速達峰」的中國,將如何衝擊台商?
「中國需求」又將如何影響亞洲乃至全球經濟?
最終,展望解封後中國的復甦之路,又存在哪些機會與變局?
「一周前,產線大概有兩、3位員工確診。過3天後,確診員工數飆升至30%;再過兩天,變成60%;到昨天我再問,已經來到80%。」說話的,是一位台商董事長,2022年最後一個工作天,他在電話那頭急切地描述:「整個工廠,現在基本都躺平了。」這座被老闆自嘲「躺平」的工廠,位於中國浙江省,主營業務為汽機車變速器。
接受《今周刊》訪問時,這位不願具名的董事長無奈地表示,雖然公司員工普遍確診,但因為工廠最近忙著出貨,「我們只好要求員工,即使確診,只要是輕症、沒有發燒的,就一律繼續上班。」
董事長話鋒一轉,「原本,總經理還跟我說,希望員工縱使是中、重症,也要繼續上班。我說你不要開玩笑了,這會出人命的!」話說得重,但談及自家總經理的「確診遭遇」,該名董事長仍不免唏噓,「他燒到39.5度,連續燒了4天才到醫院,但醫院也進不去啊!最後只能在病房外打個點滴。」
展望即將到來的農曆春節,該名董事長輕嘆了一口氣,「中國這個年,會很難過。」
難過,因為中國疫情防控的「大門」,已然全面敞開。
▲點擊圖片放大
中國防疫政策驟轉
中央強力引導地方解封
時間回到2022年11月11日,當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俗稱「二十條」的〈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其中如:放寬入境人員隔離天數、縮小國內密切接觸者範圍、嚴禁隨意封校停課與停工停產,以及將原本的「高、中、低」三級風險區,簡化為「高、低」二級風險區等措施,被外界解讀是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首度重大調整,也普遍被認為是中國邁向「解封」的關鍵一步。
緊接著,11月29日,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堅持第九版,落實二十條〉,強調「絕不能因為嚴防嚴控,而對『二十條』優化措施再進行層層加碼。」同一天,浙江省委宣傳部發表了一篇題為〈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的文章,強調「疫情防控是為了防住病毒,不是為了防住人」,文中措辭嚴厲地批評地方政府:「濫用權力、為難群眾,導致防疫變了形、走了樣。」
分別出自中共中央機關報和地方宣傳部門之手的兩篇評論文章,被中國指標財經媒體《財新》解讀為,是官方正在引導地方政策轉向。在此之前,中國官方對於防疫的說法,基本不脫16個字: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中央的話,地方聽到了。11月30日,據《財新》報導,當天上午,廣州市疫情防控會議還在高聲強調「疫情攻堅」,但幾個小時後,政策180度轉向,已封城近兩個月的廣州多區,無預警宣布解封;隨後,從南到北,深圳、重慶、成都、石家莊、北京、瀋陽等中國主要城市,皆陸續宣告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