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各家外資機構的2023年經濟展望報告,幾乎找不到能稍稍讓人寬心的標題。摩根士丹利證券說,來年前景將是「黎明前的更黑暗」;巴克萊證券更狠,直白定調2023是「停滯性通膨」的一年。
相較之下,摩根大通證券的標題算是帶有多一絲的希望感:等待(Wait for it)!等待什麼?等待曙光。
經過通膨飆升、美國暴力升息的雙刃重砍之後,未來一年,通膨壓力可望趨緩、美國升息有望停歇,但目前多數機構預料,無論通膨率或美國利率,恐怕仍將處在「高原期」,對全球經濟來說,只是從過去一年的重擊轉為凌遲。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展望2023年的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狀況,爬梳各家外資機構報告,並專訪許多國際知名經濟學者,除了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也包括曾在美國財政部、英國央行等火線單位,親身應對變局的知名學者。各方看法,確實以悲觀的預測居多,「衰退」二字,成了貫穿來年的普遍共識。
所幸,各方專家們終究也盤點了衰退格局中可能浮現的曙光。對於暴力升息,多數認為有可能在明年第一季畫下句點;對於中國經濟,無論是判斷能否「熬過解封陣痛期」,又或是期待政府換屆之後祭出刺激政策,時間點約莫也是在明年三月後。
再來,攸關歐洲衰退深度的能源危機,在截至目前為止的意外暖冬之中略有緩解,但要宣告危機解除,大抵也是在明年3月的春季來臨時;延伸再想,若歐洲熬過了這場俄羅斯主導的能源危機,俄烏戰爭則不無正面轉變的可能。
黎明還沒到,但期待中的幾道曙光是否提早融解衰退寒冰,一百天後或許會有某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