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融合實驗昨(13)日發布重大突破,產出的能量遠高於引發反應所使用能量,約達150%(1.5倍),是項重大的里程碑,將有助發展潔淨能源。
台灣原能會核研所分析,未來實現核融合發電機會越來越高,但尚未看到實際數據,國際對美國研究仍處觀望,至於未來商轉發電,則估絕對還要10年以上時間。
位於加州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的科學家最近在一次核融合反應中,首度達成「能量淨增益」(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約達150%,但實驗詳細數據與細節未完全公開。
核融合類似太陽產生能量的方法,把氫、氘、氚等元素透過能量結合,生成氦等重元素,過程中產生能量。比起現有的核分裂技術,核融合不僅能發出更多能量,而且只會有少量短暫放射性的廢料,同時也不會產出溫室氣體,一口氣解決碳排放與核廢料的問題。
對此,核研所副所長李海光今(14)日表示,正在觀測美國研究,尚未取得最新確切的實驗數據,但目前來看,150%等數字拉得越高,實現核融合發電的機會越高,而過往科研都是輸入大於輸出,沒有發電效益。
李海光說,美國使用的核融合研究,與歐洲不同,歐俄等集結35國成立「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ITER),投入5、600億歐元(近2兆台幣), ITER目前希望2025年進行電漿測試,與美國方法不同,國際仍在觀望,未知哪一年會有成果,但國際相關研究進展速度已越來越快。
至於核融合發電何時能商轉?李海光直言,絕對超過10年,「你看到的只是核融合技術,從技術到發電還有一段時間」,核融合最重要的核心科技為電漿物理,可用在很多地方,例如電池,或半導體製程很多機台都使用電漿科技,另常用的隔熱膜也是利用電漿產生隔熱效果。因此「電漿物理」這項科技才是真正核心所在,這部分的發展最需關切,國內大專院校、研究機構都有相關研究發展,「很需要整合大家力量一起往這方向走」。
本文授權自新頭殼,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