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年烏俄戰事、通膨壓力與地緣政治等諸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變局,今年已到尾聲,在2023年台灣如何逆勢突圍?
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五(11/9)在《今周刊》舉辦的台灣經濟展望論壇上指出,各國面臨諸多挑戰、緊張情勢,但台灣在疫情期間的經濟、財政都控制得宜,內需服務業這幾個月也破紀錄成長,長期來看,台灣經濟仍有很大亮點。
對於明年經濟展望,王美花指出,全球面臨升息、戰爭等因素,加上近期中國若解封後,病例數可能激增,是否再次影響全球經濟有待觀察,單就台灣進出口數據觀察,出口雖有下滑,但主因是源自去年高基期,加上全球買氣下滑許多,不過從內需市場來看卻不受影響,顯見台灣在疫情之下,經濟、財政方面控制得宜。
而台灣明年內需市場是樂觀看待的,王美花提到,除了數據以外,經濟部更在乎台灣的底子是否良好,能否在外在挑戰來臨時安然度過,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半導體已佔台灣出口比例高達3成7,半導體重要性對於台灣已不用言明,且半導體還帶動整個生態系,因此是台灣關注的重點。
近期台積電前去美國設廠持續受到關注,王美花表示,台積電赴美設廠,無論人才或材料都由台灣過去,但台灣仍為半導體的生產基地,最先進製程絕對根留台灣,因為台灣早已有最好的生態系及供應商,政府相當支持,目前台灣晶片每月總產能高達219萬片,全球約有84%的晶片在台生產,因此並無半導體去台化的問題。
另外,台積電赴美建廠,5奈米預計2024年投產、3奈米預計2026年投產,對比台灣的3奈米製程已試量產、2奈米廠正在整地、1奈米廠在龍科三期擴大已啟動,由此看出先進製程仍根留台灣。
王美花也提到,日前報載飛機載走台積電人才,但實際數據是台基電在台灣有逾5萬名工程師,至美國廠支援人力僅500人、約佔1%左右,且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對外表示,半導體沒有人才外流問題。
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為40年來最健全,王美花說,台灣半導體產業擁有包括人才最整齊、1000家以上供應鏈、上下游完整、良率成本效益最佳等優勢,因此在全球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吸引包括ASML、日本信越化學等國際大廠擴大來台投資的步伐。
台灣不只有半導體,也積極布局新興產業,王美花提到,未來電動車一定會取代燃油車,台灣因半導體晶片產業、ICT產業成熟等優勢,也推升電動車相關產業,目前在車用面板全球市占35%、車用MCUs全球代工市占70%、充電站全球市占20%,在在都是難得的好成績,如何再將台灣的馬達、車身系統、充電及車電產業推廣至國際,將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而5G產業上,台灣廠商也早已在全球5G供應體系關鍵組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王美花提到,台灣相關的電子廠商都已進入5G供應鏈,特別是台灣特別會做硬體,所以也要找廠商發展軟體來與硬體結合,在中國5G設備存有資安疑慮後,許多企業轉向台灣合作,因此正在積極推動硬體廠商到國際上,未來這個產業一定會更精進。
王美花表示,對於2023年台灣經濟走怎麼這個問題,台灣只要能把基本功做得好,未來無論在2023年甚至2024、2025年,都會讓台灣持續向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