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電力與生活用品價格節節攀升,也讓相對的貧窮更加惡化,而在永續與環保的全球趨勢下,「負擔得起」的綠能將成為一大挑戰。
本期出刊時,我正在飛往巴黎的飛機上。首度為《今周刊》寫專欄是五年前的事,當時就是在拉法葉百貨旁的咖啡館完成首篇。
五年過去,世界變得更危險,疫災、氣候災難、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糾纏下的衝突、環境破壞資源短缺及社會不均帶來大規模的不穩定。無差別風險橫掃全球,力阻石油經濟退場的能源轉型反勢力更加活躍,而背後快速蔓延的,是正常判斷力正在失能的政治。
五年前到巴黎,是為了拜訪奢侈品牌龍頭開雲集團(Kering)、法國電信(Orange)、全球最大化妝品公司萊雅(L'Oréal)及零售通路巨擘家樂福(Carrefour)的永續長,疫災後到巴黎,是為跨國集團食物轉型永續產品獎擔任國際決審暨頒獎人,理不應耗費高碳足跡遠渡重洋,但世界情勢崩壞到階段最高點當下,親往歐洲做企業永續近身觀察,對我的確有極大吸引力。
曾幾何時,歐洲也面臨了日益嚴峻「負擔得起」的壓力,尤其是能源、電力與食品價格,絕對價格的高漲與相對貧窮的惡化,讓問題更複雜。德國電信前永續長兩周前訪台時告訴我,他今年在波昂為家中準備過冬的暖氣購置油品,價格整整漲了六倍,面對歐盟估計熬不過今冬恐凍死十萬人的情況,他說歐洲問題絕對超過我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