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要採取軍事行動,宜早不宜遲。」二○○○年陳水扁接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對兩岸關係已不再期待的江澤民曾私下向共軍將領作上述強硬表態。「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中,揭露江對兩岸關係的幕後態度,他在內部講話曾以「奴性十足的美國崇拜者」形容部分台灣政治人物,厭惡之感表露無遺。
要談江澤民時期的兩岸關係發展,不能不提前總統李登輝,那段期間是江澤民和李登輝兩人政治謀略的較量,兩岸關係也從春暖花開降至冰點。
江八點(對台八項主張)、文攻武嚇、統一時間表這三個關鍵詞,既概括江澤民主政期的對台政策,也描繪當年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從九五年的江八點到九八年的「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江澤民對兩岸關係從溫和到強硬的巨大轉變,或許與受挫於與李登輝的較量有關。
一九九○年代初期,兩岸經由密使接觸,台灣方面的蘇志誠、曾永賢、張榮豐等人,與大陸的代表曾慶紅、葉選寧、楊斯德等人建立管道,先後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作為互動的白手套,促成一九九三年歷史性的辜汪會談。兩岸密使的溝通,最終目的是減少兩岸當局誤判,而李江的靈活操作,也對各自鞏固執政地位,發揮政治效益。
一九九五年李登輝的美國行,引爆台海飛彈危機,北京也不再信任李登輝。當時江澤民對台採取武嚇,既憤怒於美國的毀諾,更要面對來自軍方的壓力,據說,江一度每天收到八百封來自共軍官兵的抗議信件。當年七月,共軍向基隆外海試射飛彈,兩岸劍拔弩張;九六年台灣總統大選時,共軍又向基隆和高雄外海試射飛彈,台海戰雲密布。
雖然,一九九八年十月江澤民在北京與來訪的辜振甫見面,江澤民說,「自己不是好戰的人」,但對台動武卻一直是他的選項之一。外界多認為,一九九八年七月李登輝拋出兩國論,是江決意對台強硬的原因。事實上,早在兩國論推出前,江澤民對「解決台灣問題」就有急迫感。
根據江澤民文選記載,一九九八年六月他與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會談時談到兩岸關係。江當時稱,「台灣問題馬上解決有困難,但不解決是不行的,早解決比晚解決好」;後來更提出「台灣問題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要有一個時間表」。於是,「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二○○二年中共十六大時載入政治報告,進入中共黨的正式文件。
兩千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江澤民被台灣記者問到,與台灣開戰是否算一種「煮豆燃豆萁」的行為?江澤民首先完整背誦整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接著他說,「如果因為有些人推進台灣獨立,而導致兄弟相殘,那是他們自找的,我們本是同根生,來自一個中國,為甚麼要搞台獨呢?」
兩岸在江澤民與李登輝主政時期曾經峰迴路轉,但沒有柳暗花明,台海也沒有風平浪靜,幾度出現危機。十多年的間的交鋒,仍影響現今的兩岸互動,包含扮演半官方的白手套海基會海協會與「九二共識」,成為兩岸的政治遺產;不過,遺留下的一個中國與台灣獨立的對立情結仍持續。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