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悲傷的故事太多,再增加幾條已經無感,不過,如果您還殘存一點對香港的關懷,十月二十日,還是一個值得好好記住的日子。
三十年前的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英國派來的「末代總督」彭定康首度踏上中國領土,前往北京拜會江澤民總書記等領導人,正式展開香港回歸的工作。三十年後,「總督」早就改名為「特首」,彭定康所代表的港英勢力,也在多年的抗爭中被清除殆盡;警隊出身的李家超因為鎮壓群眾運動有功,獲得北京欽點出任特首,今年十月十九日他提出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宣示「會採取多項措施,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北京靠山 也難救香港金融緊縮頹勢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北京政府重用李家超,牢牢掌握了香港,清除港英殖民遺緒,卻也付出慘痛的代價。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快速流失,資金、人才、業務都被新加坡與倫敦搶走,代表香港金融櫥窗的恒生指數不斷下挫,過去一年重挫近三八%,跌回二○○九年初、金融海嘯後的新低點了。
李家超是鎮壓群眾運動的酷吏,卻也看得懂少了金融中心的招牌,香港就什麼也不是了。
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開頭當然必須政治正確,首先強調「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包括吸納愛國人士進入政府、繼續推動與深圳連結的北部都會區等),接著重述他不斷誇耀的「以結果為目標」來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然後就強調「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提出引進重點企業、吸引高端人才、振興金融中心等訴求。
金融中心方面,則提出放寬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門檻、重振創業板、設立淡馬錫模式的「香港投資公司」(Hong Kong Investment Corporation,HKIC)、強化人民幣離岸業務、進一步推動與中國金融業務互聯互通等重大金融產業政策。
可惜,市場並不買單。與香港有關的上市公司股票,不論是在香港或是紐約,不論產業龍頭或是新創公司,在李家超《施政報告》提出後,都以重挫回應。
「香港創業板」是個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指標。在李家超施政演講的同時,創業板指數跌到歷史新低點,最低來到三十三.一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