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強對中國大陸限制晶片出口,引發晶片股的賣壓,台積電股價也受重創,但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指出,市場目前的恐慌情緒過頭了。
台積電上周公布第三季財報,總裁魏哲家在評估美國政府對中國大陸最新晶片限制措施時,以一貫的洗鍊回應風格,認為這些措施對台積電的影響有限且可控管。不過,自美國商務部七日宣布新措施以來,台積電ADR已跌了百分之十一,也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的表現相符。
而台積電股價今年在台股也呈現劇烈波動,從最高六八八元一度跌至最低三九五元,市值也從十七點八四兆元縮水至十點二四兆元,市值蒸發近八兆元。上周五在法人追價下,股價上漲十七元,收四一二元。
美中晶片戰聽起來是災難性的,產業研究機構國際數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去年買下全球三分之一的半導體,價值二一二○億美元,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特聘研究員柯羅寧(Richard Cronin)說,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仰賴進口。台積電則生產超過一半的全球晶片供應。
巴隆周刊指出,美國的新政策只影響十六奈米以下的先進邏輯晶片,而大陸為電子產品和汽車產業所購買的晶片,多為較舊製程的晶片。
美國前總統川普封殺華為時,台積電就已失去最大的大陸先進晶片客戶。台積電現在僅約百分之十獲利來自大陸,占比遠低於北美市場的百分之六十六。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帕特爾(Dylan Patel)說,華府最新攻勢將只會略為削弱現有的大陸企業。
巴隆周刊指出,要注意的是新措施對蘋果與鴻海集團的影響,從而對台積電帶來的風險。台積電生產的最先進晶片也供應iPhone,而多數iPhone都是在大陸組裝。市場預期供應鏈將斷鏈,但蘋果可能也遭遇申請許可證的緊箍咒。
雖美中晶片戰可能加劇,這不利台積電和其他新興市場科技公司,但帕特爾認為,新一波晶片出口限制令也是美國推動台灣和南韓加入「Chip4」聯盟的更廣泛行動之一。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