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貸財富管理部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認為,今年「暴力升息」打得全世界央行陣腳大亂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可望在2023年第一季後暫停升息,觀察美國總經數據的變化,決定接下來是否完全停止升息,甚至是降息。
陶冬指出,一個月後將登場的美國期中選舉,將是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哨站,期中選舉後不久總統大選的周期就要展開,因此聯準會明後兩年的貨幣政策,是否會有任何政治考量,值得繼續關注。
他也提到,在聯準會眼中,美國通貨膨脹的四大源頭中,通膨預期的影響可能最大,「當聯準會了解到,通膨預期如何持續影響未來通膨時,下半年繼續升息的可能性,比降息更大」。
油價暴漲、食品價格變動 都非央行所能控制
陶冬今(6)日以「QE大時代的變與不變」為題,在台北政大公企中心舉行的「2022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發表視訊演講。他分析,當前美國通貨膨脹有四大源頭,第一是供應鏈帶來的通膨,惟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
第二是國內需求上升帶來的通膨,而聯準會可以用政策改變,但條件可能是會把美國經濟帶入衰退。
第三是外在因素,例如石油及天然氣價格暴漲,與地緣政治相關;食品價格的變動,則與極端氣候及地緣政治有關,「這些沒有一條是央行可以控制的」。
第四是通膨預期。
陶冬說明,通膨上漲嚴重影響了一般人生計,使就業者對未來物價上升有一定預期,剛好現階段「美國就業市場是賣方市場,找工作的人說了算,所以工資大幅上漲」。
「美國經濟有70%是服務業,服務業最大成本就是人(工資),這帶來了工資與物價的螺旋上升」。
他指出,金融市場已經反映了聯準會到明年第一季的升息步調,陶冬也認同Fed在第一季後會停下升息腳步,觀察一下,「但暫停後Fed會怎麼走,大家還不清楚」。
「美國的惰性物價上漲,已經開始而且在加速」
陶冬指出,前述四大通膨根源中的通膨預期,可能對未來美國通膨走勢有很大影響。
「經濟學中有一種通膨叫做惰性通膨(sticky price inflation),像是醫療價格、教育價格或租金的上漲,在上漲一定程度後,調回去的機會不大。」
「美國的惰性物價上漲,很明顯已經開始,而且在加速,這不是聯準會的政策可以改變的。」
「所以我相信,美國通膨率明年跌到4~5%後,很難再往下走,距離聯準會2%的政策目標,還有好一段距離。」
「當聯準會了解,通膨預期如何持續影響未來通膨時,我相信,(2023)下半年繼續升息的可能性,比降息更大。」
陶冬:Fed終止升息循環 要看兩個數據
若是如此,什麼情況下聯準會才會終止升息循環,甚至回頭降息?陶冬在今天論壇的座談中,提出以下看法。
「(聯準會)官方語言是data-dependent(視數據而定),當數據改變夠多時,就會調整政策。聯準會需要什麼數據,才能改變政策?有兩個。」
「第一,如果經濟大幅下滑,Fed可能考慮停止升息,所以大家預期到了明年春天,Fed可能暫停升息。」
「第二,如果就業市場明顯地持續下滑,Fed可能調整政策變降息。」
「我認為,聯準會需要見到持續的就業市場逆轉,和通膨明顯走向2%,像是降到3%以下,才有可能降息。」
期中選舉+總統大選 都可能影響聯準會決策
此外,陶冬提醒大家,別略政治因素對聯準會決策的影響。
「現在Fed(對通膨威脅)講得這麼強硬,可能跟(美國)期中選舉有關係,但過了期中選舉後不久,總統大選的周期就要開始。」
「現在大家擔心通膨,但1~2年後大家擔心的可能是經濟成長,到時候似乎政治獨立性不強的聯準會,是否會有更多政治考量,(我)現在不敢講,但會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