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生意的經驗中,就屬韓國人最難交易。他們一開門會用韓語問好,一聽對方不是韓國人,掉頭就走,半點機會都不給。
這不是商品價錢或品質、樣式的問題,只要不是韓國人,連門都不跨入,族群意識極強。說白了,韓國人只「信任」韓國人。韓國人自尊心極強,愛國心更烈。
1997年颳起亞洲金融風暴,泰國、韓國最慘。韓國國家生產總值不敵可口可樂一家公司的全年營收,舉國頹喪,低頭哀嘆,無臉見人。
後來韓國宣布破產,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 IMF)借貸583億美元,預計五年內償還;最終借貸高達195億美元,卻在三年內還清,「打斷手骨反更強」。
眼看國難當前,韓國人列隊捐出黃金項鍊、耳環手鐲等值錢家當,六十一天就收到21億美元等值的黃金,令人感動。
要是台灣面臨相同的危機,台灣人能夠像韓國人這般行動嗎?
韓國人的刻苦精神,少有國家可以比擬。
1960年代,中東石油需人力開發建設,那時當地基礎建設很差,水質不佳,容易罹病,即使薪水喊到兩、三倍,台灣人仍視為畏途,韓國人反倒趨之若鶩,為韓國賺得大筆外匯。有韓國人告訴我,中東沙漠環境之惡劣,只有毒蠍與韓國人能活下來,可見當時生活多艱辛,以及韓國人多富韌性。
1979年以前,韓國落後台灣很多,物價、地價大約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一舉翻身,如今物價、地價都比台灣貴。
韓國的漢江,數十年來骯髒惡臭,在反對黨杯葛下遲遲整治不成。直到取得奧運舉辦權,全國人民要求政黨擺脫惡鬥,人民的異議蓋過政黨聲量,舉國上下,為了韓國的顏面,將漢江徹底整治,面目一新,岸邊高樓立起,面向漢江的公寓價格漲到高不可攀。
相較之下,韓國人看台灣人是窩囊至極。台灣也有藍綠惡鬥,何時才能齊心合力,建設台灣?韓國多年前的例子,能帶給台灣借鏡?
我常被韓國人恥笑,他們挺身而出對抗全斗煥暴政的都是漢城或延世等一流大學的學生。學生們以手帕覆臉、啤酒瓶做汽油彈與軍警對幹,遭包圍到學校頂樓,為了表達「你能消滅我的肉體,卻無法消滅我的精神!」,寧可墜樓自決明志。
這般「全拿或全無」(All or none)的氣魄,驚天地,泣鬼神。回頭看台灣人對蔣家威權的抗爭,頂多是絕食靜坐,不痛不癢,韓國人看我們台灣人簡直窩囊到不行。
韓國人的民族性格就是「全拿或全無」。台灣人的民族性格就是「窩囊」。面對韓國人對台灣人的訕笑,我啞然無語。
猶太人也表達出同樣的恥笑。我的猶太律師DavidGlassman曾經問我:「你說你們台灣人的願望就是獨立建國,拒絕統一,但為什麼那麼多台灣人去中國做生意?」難不成真是台灣商人無祖國,眼中只有錢?我無言以對(最近不少藝人與商人嚐到苦頭了)。
1970年代,美籍韓國人不多,多數是嫁給美國軍人才移民美國,生活一般。他們幫親屬申請移民,1980年代之後移民增加,做起了洗衣店、水果店、加油站等生意,省吃儉用,服務周到。像水果店,美國人通常不會讓客人觸摸,韓國人則是讓客人隨便挑,而且一個個擦亮,疊得整整齊齊,賣相好,生意自來,鄰近商家紛紛敗退。他們苦幹,開店時間很長,準時上下班的超市,哪裡打得過?
後來,我有很多韓國客人,他們通常沒有資本,就在基督長老教會「跟會」(與台灣早年相同),開間小店,哪來資本進口,僅能到處批貨。他們所在的教會力量很強大,據稱亞特蘭大的韓國教會就超過五百間,洛杉磯、紐約就更別提了。
我曾聽過,韓國的基督徒超過人口一半以上;台灣基督徒數十年來僅維持3%上下。由此可見,中國宗教在台灣的影響力仍相當強大,怪不得中國滲透台灣,宮廟是重要據點。佛光山、慈濟每年收到善款,超過百億。台灣人對宗教捐款不吝傾囊,公益活動則冷漠無情。
台積電就怕韓國三星
漸漸地,部分韓國人脫穎而出,有了資金,開始進口,成為我的競爭者。
他們在美國的成長過程與猶太人很像,多數從成衣廠加工(必需品、消耗品、量大)開始,累積小資本,往高階的設計方向發展,紐約最有名的服裝設計學院(Fashion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T),東方學生超過三分之一是韓國人。有一次,香港朋友帶我去參觀美國著名的餐飲學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 CIA),學費比一般私立大學還貴。一位印度女學生為我導覽,我問她,校內有沒有台灣學生?她回答:八個。韓國人呢?一百五十人。什麼?差這麼多。我曾經問已故世華銀行創辦人汪國華,您孫子在澳洲念高爾夫球學院,台灣人有幾個?他告訴我約十個。韓國人呢?一千多人!真的假的?難怪,尤其是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LPGA,台灣有心人急趕直追,組了裙襬搖搖)前十名,韓國人就包辦一半以上。世界最知名的茱利亞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麻省理工學院等,東方學生裡韓國人都占三分之一以上,可見韓國人的發展是全方位的,不限於學術、科技,連烹飪、音樂、高爾夫球等都想揚名立萬;韓國流行音樂團體BTS防彈少年團在洛杉磯全美音樂獎大出風頭,確實是戰鬥力高昂的民族。
韓國人在國際舞台站穩腳跟,台灣呢?不遑多讓?聽來心虛。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已趕過英特爾,就怕韓國三星,這是張忠謀親口說的。但基於種種因素,三星距離台積電愈來愈遠,連雄霸半導體數十年的英特爾也只能「望台與嘆」。
約四十年前,韓國人開始聚集在曼哈頓百老匯,形成美國,不,是世界級的百貨批發區。然後他們在紐約法拉盛(Flushing)、紐澤西李堡(Fort Lee)發展,韓國人聚集的地區商業鼎盛,房租大漲,地價水漲船高。韓國人到哪裡,哪裡就興旺。有猶太人的影子。
韓國人的特性是堅韌團結。三十多年前,他們在芝加哥的商會,一晚可以為政治人物募款超過15萬美元。因為他們了解,在他鄉立足,非有政治力保護不可,如今韓國年輕一代,投入政治的已不在少數。
猶太人更沒話說。數十年來,美國猶太人用鈔票與選票支持會保護他們的政治人物。
1967年六日戰爭(Six-Day War,又稱第三次以阿戰爭),以色列奇蹟似地勝利,「猶太意識」高漲。他們經濟力量強大,又控制美國三大電視台:ABC、CBS、NBC和平面媒體,得以左右輿論,許多猶太人投入選舉—支持代言人,尋求保護人,不如自己跳下來,結果,成績斐然。現在,不管是共和黨或民主黨,沒有人敢批評猶太人。甚至,拜登的媳婦與川普的女婿都是猶太人;和普丁關係密切的俄羅斯寡頭巨富,九成以上都是猶太人。
紐約韓國商會的力量,大到可以將繁華的32街改名為「韓國街」(Korean Town),真是可怕的對手。比起韓國人,台灣人可謂一盤散沙,沒有國家觀念,也不關心社區,自掃門前雪,最喜歡的職業就是醫生與律師,其他?興趣缺缺。
蔣渭水說:「團結真有力!」這句話只能用在韓國人身上。台灣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團結?真難。
不過,中國開放崛起之後,韓國工廠也被取代了,少數工廠移到青島,苟延殘喘。所有小商品的廠商,全被磁吸到浙江義烏,出貨量大到外匯有特殊法規。小小數平方公里的殺雞場,短短十多年,成為供應俄國、中東、中亞、非洲、美洲、歐洲和南美洲等世界各地的小商品集散地,締造世界奇蹟。
義烏發展初期,我的同學在美商吉列刮鬍刀(Gillette)台灣分公司當總經理,後來派駐上海拓展市場。有天他打電話告訴我:「義烏市場之大,簡直難以置信,你一定要來親眼見識。」他說:「我在台灣十多年,傾全力,每年頂多賣七十五萬片,才來幾個月,已賣超過一百多萬片,太可怕了。」後來,不是可怕,而是恐怖,全世界的小商品工廠,包括文具、玩具、皮包、皮帶、皮夾、眼鏡、圍巾、帽子等,任何看得到、用得到的,全由義烏取代了。許多農夫村婦隨便搭個小攤,很快就成為百萬富翁,再不久,更出現揮金如土的土豪。德國賓士汽車赫然發現買量最大的城市,居然是聞所未聞的義烏,連總經理也前來朝聖。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