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就是台灣話說的「人面很闊」( 台語)。其實「闊」,並「無三小路用」(台語),不信?你現在可能不缺錢,但你不妨試著向你認為「很熟」(台語)的朋友借錢。
先開高一點,借100萬,他一定說,哎,手邊沒那麼多閒錢。好吧,那就20萬應急,他可能說,真不巧,最近手頭緊,股票賠太多或小孩正要註冊。從借錢的反應及金額高低,可以試探彼此交情多深。
在商場上,對於往來客戶或供應商,我們也要有「撇步」,測試供應商對你的信任度及客戶能負擔的欠款額度。
猶太人外出應酬,通常會帶兒子參加,讓「人脈」可以轉嫁給第二代。我兒子住曼哈頓,小孫子四歲多,上幼兒園,一年6萬多美元,嚇死人!對,嚇死人,比州立大學還貴。不但貴,還要面試父母,條件嚴苛,很難擠入。那是一所私立學校,幼兒園到高中,由猶太人阿德勒(FelixAdler)創立,建校歷史約一百五十年,學生多是猶太人。他們時常舉辦家長會,因為,付得起如此高昂學費的家長,大都來頭不小。結合起來的「人脈」,力量可觀。這些人脈網絡,傳給他們的二代,有什麼問題,一通電話就解決了。
見識,猶太人關鍵成功因素
中國人常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不錯,問題是如何建立關係?
經營人脈三部曲:建立關係,深化關係,利用關係。前面談過,不再細說。現在來談談我也提過的成功三要素:知識,見識,膽識。尤其是見識!
猶太人的成功因素很多,除了宗教的支柱、教育的培養、人脈的廣博,他們能說多種語言,見多識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成功因素來自傳統,有些則來自不幸的歷史。為了存活,不得不四處尋求生機,學習當地語言,所以猶太人會多種語言的比例,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我女兒在紐澤西的小學同學,別說出國,絕大多數連緊鄰的紐約市都沒去過。當老師教到義大利的龐貝古城時,問起誰去過?只有我女兒舉手,回來得意洋洋。一般美國人多是如此,沒機會見識世界。
知識是專家將過去的經驗歸納為系統的理論。倘若未能實際體驗或應用知識,只是拾人牙慧。而沒有知識為底氣的見識,也多是浮光掠影的膚淺印象,空泛無物,難以形塑深度見解。對大多數人來說,觀光就是觀光,走走看看,何必讓自己那麼累?你若要當那大多數人,我沒意見。畢竟,人各有志。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