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8在奈良助講時遇刺身亡、享壽67歲,國葬於周二(9/27)下午2點(台灣時間下午1點)在東京都千代田區「日本武道館」舉行國葬,這是日本55年來再次舉行前首相國葬,上一次是1967年為前首相吉田茂舉行。
共同社報導,這次有超過210個國家及地區、國際機構約700人參與,國內外出席者共計將達4300人規模,台灣將由駐日本代表謝長廷、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共同組成代表團出席。
由於安倍國葬在日本掀起龐大的反對聲浪,日本政府也大舉部署維安陣仗,日本警察廳調派約達2萬名警力,其中包含特遣部隊約2500人,規模直逼2019年(令和元年)10月日本德仁天皇「即位禮正殿儀式」的2萬3000名警力,並自周一下午起就開始進行交管,加強都內各地的臨檢和警備等工作。會場周遭的道路也將進行管制,東京首都高速道路的部分路線,將有9小時停止通行。
國葬將以不帶宗教色彩的形式舉行,日本皇族包括秋筱宮夫婦等將列席,會場附近的九段坂公園,也於台灣時間9點到下午3點開放民眾獻花。沒想到上午湧入太多人,導致主辦單位將獻花時間提前30分鐘。前來獻花的民眾不分男女老幼,他們獻上鮮花,向安倍的遺像鞠躬致意。
根據國葬程序,安倍遺孀安倍昭惠捧著骨灰盒坐上靈車,從東京住宅出發,自衛隊員約1390人參與哀悼,出發時儀仗與沿途列隊敬禮,抵達武道館時,自衛隊施放19響追悼禮炮。
首先由擔任治喪委員會副委員長的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宣佈葬禮開始,演奏日本國歌並默哀後,播放安倍生前影片,再由擔任治喪委員會委員長的岸田致悼詞,接著由前首相菅義偉作為友人代表致詞。
日皇德仁夫婦和上皇明仁夫婦各自派遣的代表進行弔唁,之後由皇族供花以及其他參加者獻花。
上午包含首相岸田文雄官邸、國會議事堂、東京車站,以及中央行政大樓都降下半旗。NHK指出,日本67個地方政府僅2處未表態同意降半旗。
安倍今國葬,台灣將由駐日本代表謝長廷、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共同組成代表團出席。
拾い物の画像が「安倍晋三国/葬儀場」に見えてしまう。週明けから疲れてるようだ…… pic.twitter.com/SwsrHIs7yT
— 香山リカ (@rkayama) September 26, 2022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充滿爭議,他的葬禮不免與剛舉行的英女王國葬比較,日本就有週刊以「為何安倍的葬禮花的錢要比英女王要多?」為題報導,成為焦點。
日本週刊雜誌《FLASH》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以「為何安倍的葬禮花的錢要比英女王要多?」為題,再次批評安倍的國葬耗資巨大,浪費納稅人金錢。安倍晉三是日本戰後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他的突然離逝讓人愕然惋惜,但他的國葬卻充滿了爭議。
英國始終沒有公布英女王的國葬花費了多少錢,《FLASH》引用的是小報《每日鏡報》估計花了800萬英鎊,折算約13億日圓(2.8億元台幣);而安倍的國葬預料花費16億日圓(約台幣3.5億元)。
安倍的國葬,似乎要比全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葬禮要花更多的錢。
如此的高昂費用當然引起了反彈,特別是有東京奧運預算最終超支兩倍的經驗,網上有質疑這16億最終可能會變40億,從中或因利益輸送令成本大增,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如在9月初,國葬的演出業務投標政府僅收到了一份標書,來自名為村山的公司。這間村山公司是東京都內專門為展覽及活動建造舞台或攤位的企業,也是為安倍每年舉辦賞櫻會的會場設營的企業。安倍在任時被指公器私用,花費大量金錢舉辦賞櫻會,這次村山入標正好成為讓人質疑政府又在私相授受。
共同社在9月17至18日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有72.5%的受訪者認為,國葬花費16億日圓顯然過貴,並不妥當。
「住みやすい日本作ってくれた」「来れない友人の分も」 一般献花に長い列 https://t.co/ZmjxeNK7UA
— 産経ニュース (@Sankei_news) September 27, 2022
献花に訪れた人たちは、安倍氏の写真の前で静かに手を合わせていた。
在9月27日舉行國葬前,首相岸田文雄會趁各國政要前來日本時,舉行「弔問外交」,與各國領導人會面。包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等人。但相比英女王國葬中,各國出席的領導人及政要數量規模,安倍的國葬明顯降格不少。
而在國內亦有不少政界中人表示不會參加,其中長野、靜岡、宮崎和沖繩縣知事以不同理由(應對颱風災害、已經到過槍擊現場悼念等)婉拒出席,但47個都道府縣議會的議長則會全數出席;有地方政府表示,中央政府沒有要求他們在國葬當天默哀,並認為需要尊重個人的內心自由。
英國的國葬在日本受廣泛報導,誰也能感受到英國人對當代英國最偉大君主離逝的悲傷。但相比即將舉行的安倍國葬,這份悲傷情感顯然會有落差,截然不同。
※本文授權自香港01,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