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正確的決策,或許正是現今問題的遠因。
美國正在調整事後看來有錯的三個政策,這是好事,但過程肯定會讓市場難受。
放馬後炮總是容易的,事後批評過去面臨艱困時刻所做的決策錯誤不盡公平,但這不表示不能檢討過去。
此處所謂的錯誤決策,是指美國決策者在金融市場和經濟面臨重大壓力時所做的決定,而這些決策對現在和不久的將來都具重要影響,值得正視。
第一個政策錯誤,是美國聯準會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長達七年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後又因為COVID疫情而再延長二年。我可以理解政策背後的邏輯——聯準會擔心短期債券市場缺乏流動性,而短債流動性攸關全球經濟的日常運作;但是,長期零利率環境也造成了企業和公共債務大量累積,成為今日全球經濟的主要阻力。
第二個政策錯誤是美國總統搞出來的。
川普上任之初,經濟表現相當強勁,卻在失業率接近歷史低點時調降企業稅率。財政政策的功能在於刺激疲軟的經濟,或冷卻過熱的景氣;若反其道而行,稱為「順週期」財政政策 ,將使經濟陷入巨大波動的風險。拜登推動規模空前的COVID救濟計畫,雖然不是順週期,但仍過於慷慨。這些都是造成今日通膨壓力的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