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必然造成貧富差距、要犧牲環境。」經濟與民生、環境,看似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與不得已,但其實卻另有出路。《甜甜圈經濟學》作者 Kate Raworth指出此觀點的謬誤,同時提出7個新的經濟思維,人不再獨立於整體之外,而是環境、經濟、動植物、人類等成為共存共榮的群體,沒有任何人事物被遺落在外。
「要先把餅分好,還是先把餅做大?」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以此指出設計分配與傳統經濟思維的不同。過去經濟學有個「庫茲涅茨曲線」,假設隨著經濟成長,貧富差距會逐漸加大,待人均所得達到一定水平,差距會開始有所改變,也因此過往談論的是「先把餅做大」。但隨後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由於當時實證資料有限,因此當初的論點並不正確。
他舉例,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不僅創造經濟奇蹟,更被國際認為同步改善了貧富差距。換句話說,首先應該要妥善分配手中的餅,再共同將餅做大,追求均富的社會;貧富差距不是經濟成長的必然狀態,而是等待被解決的問題,同時認清此問題若加劇,對公共健康影響也會越大,如自殺率、營養不良、糖尿病等。進一步而言,富有的人捐贈政治獻金,也可能影響政府決策,對於民主就會有所阻礙。
另一方面,根據2020年中研院調查,台灣有65%民眾認為,經濟成長總是會傷害環境,所以為了環保可能要降低生活水準,但趙家緯表示,「經濟成長勢必犧牲環境」是一大迷思,解方是「循環經濟」,目標為翻轉資源運用的方式、降低對原料的需求,解決根本性問題。
舉例來說,球鞋95%運用使用再生料,經過回收後還能再重製成新鞋;另IKEA家具大廠也宣示,致力於在2030 年前,達到全面使用可再生與回收利用材料的目標,當消費者走進賣場購買木桌時,不會有任何一棵樹木因此遭到砍伐。以建築而言,則能鼓勵採用不同的設計方式,或使用再生材料比例較高的水泥,降低水泥原料使用,進一步減少開礦挖山。可見循環經濟早已非示範性作法,而能落實在企業經營層面,讓經濟成長的同時兼顧環境。
至於個人該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新的經濟思維?趙家緯指出,首先需定義「生活水準」,倘若將清新乾淨的空氣、良好氣候、清澈溪流都納入考量生活品質好壞的一環,就不會產生「非A即B」的困擾。其次在消費層面,除了可以選購貼有環保標章、能源效率標示的商品之外,民間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也設計「掃了再買」APP,消費者只要掃描包裝上的條碼,就可知道生產這項產品的公司有多少汙染紀錄,因此在消費時,不只是比價格高低、熱量高低,讓每次消費都成為對環境的支持。
最後,則是「公民力量」。趙家緯表示,當消費者不再將自己視為獨立存在的消費者,而是融入社群群體的公民,就會驅動行為改變。他舉例,自己到餐廳用餐填寫問券調查時,在「其他」欄位上,寫下希望店家不要再使用塑膠吸管,以此讓業者得知原來上門消費的客人,除了在意餐點品質,也會在意對環境是否友善。
此外,趙家緯更鼓勵、提醒,每次選舉都是改變社會的機會,大家能夠去關心候選人是否關注氣候、環境、社會福利制度等,藉由選票重新形塑對整個城市的想像與願景,達成甜甜圈經濟學概念中,所有整體互存共榮的美好生態系。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甜甜圈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