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軍事及航太技術大國,不僅坐擁數量龐大的各型彈道飛彈,國產太空船更已經登陸月球,更別提在20世紀中葉就自力發展出原子彈技術。
然而,在儼然成為大國競爭熱門賽局的半導體技術,特別是1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技術,中國卻遠遠落後台灣,不論在技術實力或營收佔比都無法相比,為什麼?
在台灣半導體供應商高層的眼中,中國同業享有的各種官方金援著實令人艷羨,但就是因為恣意揮霍政府資源、研發只求解決眼前問題的心態,加上部分廠商無法自力購買外國設備而限制了事業規模,都造成當前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技術實力,仍距離台灣好一大段距離。
晶圓代工全球市佔率 台灣64%、中國7%
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估計,若以營收計算,2021年台灣晶圓代工的全球市佔率達64%,遠高於第二名南韓的18%,及第三名中國的7%。
至於2022年,TrendForce估算,台灣佔比將微增至66%,高於南韓的17%及中國的8%。
TrendForce指出,半導體聚落並非快速成型,供應鏈的完整性仰賴原物料、設備、矽晶圓到IP設計服務、IC設計、製造、封測,甚至品牌廠、通路商等上中下游的相輔相成。
「台灣擁其人才、地域便利性及產業聚落優勢,也因此台廠仍傾向將研發、擴產重心留於台灣。從現有的擴產藍圖來看,至2025年台灣仍將掌握全球44%的晶圓代工產能,甚至擁全球58%先進製程產能,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強勢。」
閎康8月營收衝3.51億台幣 創單月歷史新高
台灣不少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的據點遍布亞洲,甚至歐美國家,例如半導體檢測巨頭閎康科技(3587),主要做各種半導體材料的可靠度分析(RA)、失效分析(FA)及材料分析(MA),目前在台灣、中國及日本都有設有檢測實驗室,且這個月將新設深圳據點,明年第三季也將配合主要客戶,在日本九州的熊本設點。
閎康科技受惠半導體製程持續研發、大客戶在先進製程的材料分析需求續增,8月營收年增15.92%至3.51億台幣,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累計今年前八個月,公司營收年增14.68%,達到24.55億台幣。
閎康科技的中國營收佔比約42%,在上海的張江科技園及金橋工業園共有三個實驗室,在廈門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有一個實驗室,因此對中國半導體市場有深入觀察。
陸廠猛挖閎康人才 「行情價是2~3倍薪資!」
閎康科技董事長謝詠芬昨(6)日在媒體活動回答提問時表示,以半導體材料檢測來說,目前中國同業的實力距離閎康還有好一段距離,所以陸廠挖角閎康人才絲毫毫不手軟,「現在的行情價是出到2~3倍(薪資)!」
她說:「如果是挖角1、2人也就算了,又不是挖20個、100個,所以我們不擔心。再說,我們擔心也沒有用,就是努力把距離一直拉開。」
謝詠芬觀察,目前中國的同業沒有一家股票上市,因為營收及營運表現過不了上市的門檻。如果能上市,陸股給的股價淨值比比較高,就有助陸廠募資及擴大投資,鞏固其市場地位。
▲閎康科技董事長謝詠芬。
「目前在大陸可以達到上市規模的(材料檢測業者),其實只有閎康,其他家都還在努力中。有一家是有上市過,不到半年就下來了,因為業績支持不夠。」
她分析,陸廠要買檢測設備,大多只能向歐美日購買,但這些外來設備非常昂貴,動輒數百萬美元起跳,「所以它們要用自己賺的錢,用來買設備,難度非常高。」
閎康就像醫學中心 可做半導體材料之全套服務
謝詠芬也說明,目前閎康在半導體材料分析的營運現況及競爭優勢。
「在(材料)分析這個行業,大家可以想像,可靠度分析(RA)就像做健康檢查的單位,故障分析(FA)就像一般醫院的內科。身體檢查哪裡有不好,就要做進一步檢查,看哪裡壞掉。」
「內科找到(壞掉的)位置,做了基本處理,接下來要做驗證,所以就會走到材料分析(MA)及表面分析。」
「我們就像是完整的醫學中心,在產能調配上有很大優勢。閎康在亞洲有12、13個實驗室,在這之間要調人、調設備、調案件都相對容易。相對於大陸的競爭者,它們就很難有這種優勢。我們要善用這個優勢,就會更容易勝出。」
▲閎康科技實驗室內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長期而言,我還是覺得,台灣紮實度要強得多」
另一位竹科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的董事長,對於兩岸在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巨大差異,更是直言不諱。
這位董事長認為,中國同業在研發上等於「只做半套」,只求解決眼前的問題,遠不如台灣的紮實,而且不珍惜來自官方的慷慨金援,都造成今天中國的半導體製造水準,遠遠落後台灣。
「第一,我覺得大陸要追上台灣,還有一大段距離,因為它(中國同業)不是拿口袋裡的錢來拚,而是拿政府的錢出來拚。」
「第二,大陸的人做研發,比較求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好。台灣設備商配合T公司的時候,真的要解決所有問題,T公司才會買單,才會開始往下做,造就了我們這些搭配的廠很強功力。」
「當我們把這套拿到大陸去,我們很想往下做,大陸客戶告訴我們說,這樣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了。他們心態是,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好,但製程(精密度)一直做下去,要問題真的解決才能走下去,就像你今天走完7奈米,後面還有5奈米。」
「長期而言,我還是覺得,台灣的紮實度要強得多,但回頭講,它(中國半導體業)愈不紮實,問題愈大條,就表示之前的馬步蹲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