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對俄制裁是雙面刃 總經專家悲觀止戰成效 梁國源看歐洲僵局 短期難解

對俄制裁是雙面刃  總經專家悲觀止戰成效  梁國源看歐洲僵局  短期難解
俄羅斯透過伊朗等國經驗突破制裁,並受惠於油價高漲,預估每月售油收入超過200 億美元。圖為俄羅斯境內油田。

2022-08-31 12:11

烏俄戰爭延燒半年,但貿易、外匯數據顯示歐美經濟制裁效果有限,且將拖累全球經濟。

專家分析,隨著冬季供暖問題逼近,更顯歐俄籌碼落差之大。

二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對俄羅斯祭出多項能源、金融制裁,盼藉拖垮俄羅斯經濟換取和平,但戰事現仍膠著。歐洲縮減使用俄油、天然氣後,面臨通膨、能源危機;美國同樣因油價等問題陷入高通膨困境,聯準會被迫多次升息。

 

六月初,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提出「買方卡特爾(Cartel)」構想,與歐洲盟國商討,十二月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禁運制裁生效後,七大工業國(G7)希望藉「買方卡特爾」控制俄油銷往歐洲以外地區的價格,一方面讓俄油流入市場,緩解各國因油價引發的通膨壓力,另一方面也能限制俄羅斯產油收入,避免俄羅斯藉能源出口資助戰爭。

 

  • 卡特爾(Cartel):又稱「壟斷利益集團」,指少數企業、群體壟斷特定資源,並透過協議、市場共識等方式決定商品數量、價格。

 

然而,不論西方「買方卡特爾」構想能否實現,看在清華大學科管學院榮譽教授梁國源的眼中,在在凸顯「全球經濟不能沒有俄油」,反映俄羅斯對能源供應的重要性。

 

俄國野心禍延世界

全球經濟成長估放緩至2.9%

 

長期關注國際總經與能源局勢的梁國源接受本刊專訪時感嘆,戰爭爆發後,雖然歐美等國隨即展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但制裁是雙面刃,「全球經濟已為此付出相當的代價。」例如戰爭爆發以來,IMF(國際貨幣基金)已兩度下修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預測,從年初的四.四%,下調至三.二%,明年則預期將放緩至二.九%。

 

另一方面,梁國源強調,歐美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一連串制裁後,迄今仍未能阻止普丁侵略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且以目前俄羅斯金融、貿易數據來看,「制裁成效相當有限。」

 

例如,梁國源解釋,雖然在戰事爆發後,三月歐美旋即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網絡,導致俄國對外多數金融網絡中斷,同時也凍結俄國央行約三千億美元的海外資產,導致盧布暴跌。但梁國源觀察,在普丁嚴格控管資本流動下,盧布現已恢復元氣,「目前美元兌盧布匯率,已漲至六十左右,甚至高於戰前水準。」

 

其次,歐美限制俄油出口,但也因為供需失衡導致油價飆漲,反而讓俄羅斯意外受惠。梁國源表示,雖然歐洲力拚減少依賴俄羅斯能源,目標之一是年底前每日減少自俄羅斯進口三百萬桶原油,「但俄羅斯借鏡伊朗、委內瑞拉制裁經驗,藉隱匿原產地、將俄油混摻在調製後的汽油、柴油、化學品等方式輸出石油。油價飆升下,俄國目前每月出售原油的收益,將近兩百億美元。」梁國源說。

 

另以貿易數字來看,梁國源表示,今年一到五月,俄羅斯經常帳順差增加至一一○○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幅超過三倍,年底有望再創新高;他另引述國際金融協會(IIF)預測指出,若商品價格維持高檔,且俄油、天然氣出口持續強勁,俄羅斯今年能源銷售可望進帳三千億美元,「約等同於俄國央行遭凍結的海外資產。」

 

俄羅斯原油及其他液體燃料出口收入

 

制裁重創國內經濟

俄仍握能源、糧食王牌

 

不過,梁國源指出,制裁確實對俄羅斯國內經濟造成影響。根據耶魯大學七月初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戰爭造成上千家跨國企業撤離,這些企業每年營收、預估投資金額占俄羅斯GDP比重近四成,並提供超過五百萬個職缺,且「俄羅斯面臨關鍵零組件、技術進口受阻,現正處於資金與人才大量外流。」報告指出。

 

梁國源不諱言,若西方國家盼藉由制裁拖垮俄羅斯經濟,進而達到「止戰」的目的,可能會大失所望。他引述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國外研究資料,盤點二十世紀以來數百起制裁案例的報告顯示,制裁對於止戰效果相當有限,且局限於「中小型經濟體」。

 

報告盤點過去歐美制裁成功的重要案例,包含一九一九年南斯拉夫與阿爾巴尼亞衝突、一九二五年希臘入侵保加利亞,及一九八○年代西方國家藉經濟、金融制裁及撤資等行動,抵制南非種族隔離主義,但,「對南非的制裁花了十幾年才收到成效。」

 

梁國源指出,當時南非經濟規模約八百億美元,是受制裁國家中少數較大的經濟體,遑論戰前俄羅斯是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經濟規模約一.五兆美元。「且俄羅斯經歷二○一四年併吞克里米亞的制裁經驗,早已積極去美元化、大量減少對美方主導的經濟與金融體系的依賴。」他補充。

 

「俄羅斯既有自給自足的底氣,也有國際盟友的奧援。」梁國源解釋,經濟制裁需要國際聯合,但聯合國早已不是「歐美說了算」的年代,例如今年四月七日,聯合國理事會投票剔除俄羅斯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資格時,當時一九三個會員國中,九十三國贊成、二十四國反對、五十八國棄權,反對國包含中國、伊朗等;巴西、墨西哥、印度則選擇棄權。

 

畢竟,俄羅斯是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出口大國,許多國家因為對俄羅斯進口依賴度高,不願交惡投下反對或棄權票,「國際經濟制裁在俄羅斯盟友支持下,將更難以落實。」

 

俄羅斯麥田

俄烏衝突導致全球糧食危機,圖為俄羅斯麥田。(圖/達志)

 

「逆全球化」短期不會全面實現

全球局勢仍將走向三分

 

歐美的「底氣」不足,也將反映在俄烏開戰後國際秩序的變化上。梁國源認為,未來全球勢將走向三分——亦即以美英日澳等富國為首的民主陣營,以中國、俄羅斯為主的極權國家,以及較貧窮的第三世界。可以想見的是,「第三世界國家將在美中、美俄角力中,尋求最大利益。」梁國源說。

 

此外,雖然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逆全球化趨勢受到關注,美國政府近期也積極推展供應鏈的「友岸外包」,但看在梁國源眼中,「逆全球化」短期內多是「口號」。主因在於全球對俄羅斯能源、中國製造業的依賴過深,加上中國除了製造業優勢外,也具備龐大的市場利基,「擺脫中俄倚賴的構想,勢將難以一步到位。」梁國源強調。

 

最後,時序邁入九月,歐俄角力回到歐洲頭號難題「天然氣短缺」。俄羅斯掐緊攸關歐洲民生、冬季供暖的天然氣命脈;相較下,天然氣出口占俄羅斯GDP比重僅二%,俄羅斯上半年面臨西方出口制裁,現階段看來大多已克服,雙方談判籌碼上的落差,顯示「面對歐洲,俄羅斯更有『反制裁』空間。」梁國源悲觀地指出。

延伸閱讀
歐盟祭俄油禁令 陶冬:幾乎衝擊所有產業「歐洲經濟下半年出現衰退」
歐盟祭俄油禁令 陶冬:幾乎衝擊所有產業「歐洲經濟下半年出現衰退」

2022-06-05

歐盟制裁普丁第6套劇本出爐!德國轉向支持禁運俄油、天然氣打算從非洲取得
歐盟制裁普丁第6套劇本出爐!德國轉向支持禁運俄油、天然氣打算從非洲取得

2022-05-03

全球制裁俄羅斯,習近平還擴大和普丁做生意...謝金河:想腳踏兩條船會越來越困難
全球制裁俄羅斯,習近平還擴大和普丁做生意...謝金河:想腳踏兩條船會越來越困難

2022-04-15

普丁被制裁到走投無路?德國稱俄羅斯同意接受「歐元支付」天然氣
普丁被制裁到走投無路?德國稱俄羅斯同意接受「歐元支付」天然氣

2022-03-31

美國禁運俄油能嚇倒普丁?全世界得忍受「這件事」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才可能喊停
美國禁運俄油能嚇倒普丁?全世界得忍受「這件事」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才可能喊停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