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洲進入寒冬,全球經濟也難以避免陷入衰退。」談論歐洲局勢與全球經濟之間的關聯,英國《經濟學人》是這麼說的。世界若陷衰退,並非單純禍起歐洲,在文章中,《經濟學人》把歐洲衰退的殺傷力與全球貨幣緊縮相提並論。精準地講,歐洲的當前危機,像是全球經濟的最後稻草。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討論這最後一根稻草是否真會重重墜下。故事從德國西部一座名為「考布」的小鎮談起,小歸小,此處卻是萊茵河作為德國內河運輸大動脈的咽喉之地。當這裡的萊茵河水位降到臨界值之下,連鎖引發的衝擊效應則如星火燎原。報導中,我們完整解讀了這條乾枯之河,為何已成德國經濟的心頭大患。
某種程度,這也像是壓垮德國、歐洲經濟的最後稻草。萊茵河是德國境內運輸能源的重要通道,河乾了、運價得漲;運價漲、能源價格就得漲,偏偏,德國已是俄羅斯切斷輸歐天然氣的最慘受災戶……,裸露的萊茵河床,正在能源與通膨危機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而德國,又是歐盟最大經濟體……。
在這些「現在進行式」的麻煩之外,報導中,我們也解析了德國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世界銀行經濟發展顧問告訴我們,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對出口的慣性迷思,是造成工業強國如今深陷困境的核心,相關論述值得借鏡。
再看後續發展,當俄羅斯總統普丁手中的天然氣管線開關能夠左右歐洲命運,我們也請到專家,以嚴謹的經濟數據為基礎,對普丁的「反制裁」底氣進行分析。
一條河、一個小鎮、一串連鎖效應,正在牽動世界經濟;它們看似遙遠,但交織而成的影響,你該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