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為企業宣布投資的新聞設定框架,最好的方式是圍繞著資產負債表打造,並把這些新聞稿想成是解構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區塊。
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可在資產負債表上增添新資產(開啟新專案或收購),或移除既有的投資項目(關閉、清算或出售),還能提供持續經營的資產項目的資訊,而這或許會導致重新估值。總之,這些可以加強或改變一家公司的現有故事。
對於這些新投資項目和既有資產的出售,你必須追蹤這些行動對企業故事及估值的影響。例如特斯拉宣布將花約50 億美元興建新的電池工廠,就促使我修改了這家公司的故事,將其定位從奢華的汽車公司,跨足到能源產業。同理,2015 年通用電氣(GE)要出售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GE Capital)的消息,藉由移走其事業最大的一塊版圖,就會改變對這家公司所要說的故事。
收購,幾乎可說是企業所做的最大投資決定,理由有二。一是規模有比內部投資更大的傾向(就支出金額而論)。二是這些有意收購的企業,理由包羅萬象,而一次的收購,就可能大幅改變「故事弧線」(narrative arc),好的壞的都有。例如印度大眾汽車製造商塔塔汽車(Tata Motors)在2009 年收購了全球奢侈品牌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就改變了塔塔汽車的故事。下頁圖12.3 提供了一些收購後對故事過程的不同環節,有可能發生的故事情節。
要注意的是,幾乎圖中所列出的改變都偏正向,讓你難以抵擋,只能得出收購一定會提升估值的結論。你該對這個結論謹慎以對,因為收購對收購方企業的影響是,股東將支付收購價的淨額。因此,儘管收購有改變故事(與估值)的潛力,但如果收購價太高,收購方的股東就會變窮。
個案研究12.2:百威英博和南非米勒—整合的故事
2015 年9 月15 日,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商百威英博集團(AB InBev)宣布有意買下全球第二大的南非米勒(SABMiller),而市場最初的反應很正向,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因為報導而上揚。圖12.4 記錄了這個收購案的細節,包括基本理由跟後果。
身為百威英博的投資人,想想這個收購案對你的故事會帶來什麼影響。這家公司靠著對成長的進取、難以匹敵的效率,以及在成熟產業中削減成本的能耐建立聲譽,這一切都體現在對墨西哥啤酒廠莫德洛集團(Grupo Modelo)的收購和轉虧為盈上。它也由巴西私募股權集團3G經營,這家私募基金以資本分配的技能而聞名。儘管南非米勒的收購案規模比前幾次收購案都大得多,但確實符合百威英博的削減成本與經營效率。
在下頁表12.4,我概述了把百威英博的效率模式帶進南非米勒,將如何改變合併後公司的估值,以及綜效的估值計算結果。
假設百威英博能把削減成本的技能導入南非米勒,我把合併後公司的營業利益率從28.27%提高到30%(換算為每年大約少了13 億美元成本),這將反過來推升公司這項新投資的稅後資本回報率,從11.68%上升為12%。更高的再投資率(從43.58%上升到50%)為合併後的公司提供了可能性,得以在合併後的市場尋找更多投資機會,使預期成長率從5.09%提升到6%。儘管看百分比會覺得變化不大,但值得記住的是,當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廠買下第二大,市占率或成長率很難有巨幅改變。如果馬上實現的話,我計算這個收購案的綜效價值是146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百威英博為了收購南非米勒支付近300 億美元的溢價,這讓我徹底了解我先前所提的一個論點:你支付的價格,決定了是創造還是毀滅價值。如果我對這樁收購案的綜效估值準確,則交易案雖為百威英博的股東創造了約146 億美元的價值,卻付出300 億美元給南非米勒,這等於讓股東們變窮了(大約短少154 億美元)。如果收購案事後證明是毀滅價值,它將影響百威英博故事的另一個環節:巴西私募股權集團3G,原先在資本配置領域方面的好名聲。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為故事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