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政府大舉債,實施緊急救援措施,但隨著利率上升、美元飆升,背負美元債務的高負債國家麻煩大了。
喊了多次「狼來了」,這回全球債務的超級大循環,真的要畫上句點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一九八○年代以來,全球債務(包括政府、企業和家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的增幅達到三五○%。任何超過一○○%的數字都堪慮,但在幾乎無上限的量化寬鬆(QE)和低利年代,債務水位即使逾二○○%,也因資金成本極低,很容易撐過去。隨著利率上升,高掛的債務難再負擔。近兩年,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採取緊急救援措施,以致政府債務飆升。
全球去年新增債務中,有超過八成來自新興市場;其總債務金額近一百兆美元,占全球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占比最高。更重要的是,這些債務多以美元計價;這有兩大好處,一是美元不受資本管制,當要還債時,可隨時取得美元,只是匯率不一定令人滿意。此外,美元仍是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各國、各企業可賺取美元確保償還債務。
發債等於在金融市場增加美元供給,抑制美元價值;償債時,則恰好相反。也就是說,借進走貶的美元、償還走升的美元。去年底以來,債務國開始持續還債,增加對美元的需求,這也是近期美元走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