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全球最大半導體業者英特爾(Intel)宣布,增資越南封測廠共4.8億美元,它要把這座位於胡志明市郊的廠房,打造成它在全球最大的封測廠;同年11月,封測「二哥」美商艾克爾(Amkor)也不甘示弱,拍板砸下至少兩億美元,在北越的北寧省興建它在該國第一座工廠。
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正在為「越南製造」譜寫一串鮮明高調的旋律,一篇以科技業為要角的新樂章。
回顧貿易戰開打之初,台灣電子業從中國四散到東南亞各國,那時的越南,僅被網通業者與兩家組裝廠青睞;然而,4年過去,台灣電子五哥,已有四哥插旗越南,中國蘋果供應商:立訊、比亞迪、歌爾、藍思、領益,也猶如餓狼般,撲向這個國土與中國接壤的國家。
燃戰火》鴻海、和碩大擴廠尬紅鏈
鏡頭,拉到北越北江省光州工業區,一幕極具張力的場景在這裡出現:國人熟悉的紅色供應鏈代表業者、中國組裝廠立訊廠房坐落於此,而緊隔一條馬路與其對望的,正是從台灣土城發跡、現為全球第一大電子組裝廠的鴻海。一眼,看出了「越南製造」已成兩岸電子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但若進一步細看,你會發現,這並不是同一個量級的競賽。
抵達光州工業區當日,我們沿著兩年前才拓寬的高速公路,看到第一個景象,是一片超過三公頃的施工現場,那是鴻海旗下的富康、訊芯粗估至少有4座廠正在大興土木,加上鴻海原本就在該工業區的兩座廠,立訊,其實是被一群猛虎圍繞。
「越南會是中國之後,我們在全球的第二大廠區,那種小打小鬧的紅色供應鏈,跟我們根本是不同量級的業者!」一名鴻海內部人士說。
兩天後,我們驅車赴北越海防市,獨家前進iPhone第二大組裝商和碩的海防廠。一到這座廠區,令我們訝異的,是眼前這座才落成一年的嶄新廠房,後方,竟有另一廠房接近竣工,「那是去年9月動工的,我們預計今年的員工人數會到3千人,明年,希望能到1萬人。」和碩越南總經理陳信政說。
不只是工廠的數量、擴張的速度,兩岸電子業逐鹿越南,雙方在管理的細膩度、在地製造的深度,也存在不小差異。
去年下半年,越南歷經嚴重疫情,官方先是命令工廠停產,再祭出所謂的「三就地」政策:就地生產、就地用餐、就地住宿。當時,鴻海旗下的鴻騰精密也一度被勒令停工,「但後來,我們一個月不到就復工,那時候附近的同業,有人3個月還開不了工!」長駐該廠7年的鴻騰協理梁許國告訴我們:「能夠第一個復工,就是因為我們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多、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