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爆發4個多月,俄羅斯仍完全無法推翻烏克蘭的親西方政府,建立一個親俄的魁儡政權,但這場戰爭對於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又有何影響?
今(1)日在《動腦雜誌》舉辦的「2022國際創意論壇」,對於「俄烏戰爭給台灣的啟示」,《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強調,烏克蘭全體人民的抵抗意志以及領袖的決斷對台灣很具參考價值,為了保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國際將更確保台灣可獲得防禦能力。
「台灣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戰爭熱點,全世界都在注目台灣,俄烏戰爭給台灣很多的教訓,最重要的一點是戰爭隨時都可能發生。」矢板明夫開頭先提醒台灣人不要輕忽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他表示,獨裁者容易發生誤判,就像俄羅斯誤判烏克蘭的實力,原本以為可以打贏,未料至今卻陷入膠著。
矢板明夫觀察,過往決定戰爭獲勝與否的關鍵是兵力及武器,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及國力無庸置疑佔上風,但烏克蘭「以小搏大」堅持4個月,最大原因就是精準的情報。美國及歐洲盟國雖未派兵支援,但美國情報部門事先掌握俄羅斯總統普丁開戰的情報,有效協助烏克蘭軍隊抵抗俄軍,協助烏克蘭擊殺至少12名俄國將軍。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左)發表對於俄烏戰爭給台灣的啟示(攝影:朱姵慈)
俄烏戰爭可能的3種結局
對於俄烏戰爭未來走勢,矢板明夫也歸納出3種結局。
第一,烏克蘭東西分治,俄軍拿下烏東頓巴斯(Donbas),建立傀儡政權並暫時停火,劃出如朝鮮半島模式的停戰線,全球進入第二次冷戰。第二,俄羅斯撤軍,烏克蘭的衛國戰爭取得勝利。第三,因俄羅斯軍事大國的形象崩毀,未來以中國為中心行程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包圍網。
北約峰會才剛於西班牙馬德里結束,這也是日本首相首次參加該會議,北約修訂了制定未來10年的戰略構想,將中國列為必須應對的「系統性挑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明確表示,想提升與北約的夥伴關係。
對此,矢板明夫分析,日本政府7月10日將進行參議院選舉投票,「親美、抗中、挺台」路線已為主要勢力,年底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提名現任立法委員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被視為「總統前哨戰」的台北市長選舉結果,蔣萬安是否有機會重掌台灣政權,更是國際間檢視「蔣家後代」其家族與中國勢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