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全球最早實施的勞退自選制度,四十年後的發展狀況卻有天壤之別。
借鏡國際經驗,是台灣討論勞退自選制度時必須做好的功課。
「我錯過了什麼嗎?特斯拉已經付了馬斯克數十億美元,這家公司卻不願意替員工的401(k)帳戶做相對提撥?還是我弄錯了?」二○二一年二月,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播魯蕾(Stephanie Ruhle)轉推了一則新聞連結,並標註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帳號。
「在特斯拉,每個人都分到股票。我的福利就是股票和選擇權,而且永遠不會反悔。這就是妳錯過的。」十八分鐘後,馬斯克本人霸氣回應。儘管當時特斯拉股價才剛在一年之內成長四倍,站上八百美元高點,但網友對於馬斯克的解釋,仍以負評居多。
幾個月後,飽受輿論批評的特斯拉宣布,自二○二二年起,只要員工在年收入六%範圍內,每提撥一美元到個人401(k)帳戶,公司就會相對提撥○.五美元,相對提撥上限為每年三千美元。
特斯拉不提撥401(k)遭噓
助員工退休儲蓄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
401(k)是美國聯邦政府創立的延後課稅退休儲蓄計畫,名稱就源於母法《國內稅收法》的401(k)條文。計畫精神,是由勞工、雇主、政府共同承擔保障勞工退休生活責任,運作方式是由雇主申請401(k)計畫;勞工在免稅額度內、自願性定期扣款至個人專戶,並自行選擇計畫內的投資方案,雇主可自訂相對提撥比率;聯邦政府除了提供延後課稅優惠,也負責監理個別401(k)計畫。
401(k)計畫的緣起是一九八一年,美國國稅局正式核准企業在員工同意的額度下,將名義薪資轉存至退休金專戶,參加計畫的勞工必須年滿二十一歲,每月可決定提撥多少薪資至專戶,但金額不得高於法定額度,二○二二年的提撥上限為每年二萬五○○美元;五十歲以上勞工可以「趕進度」(catch up),每年最高提撥額度為二萬七○○○美元。
相對於台灣的《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雇主每月應為勞工勞退個人專戶提撥不少於六%的薪資,美國對勞工的保障明顯較少,既未強制私人企業提供401(k)計畫,也未硬性規定雇主須為員工提撥退休金。但從網友認為,馬斯克就算發再多股票,也不能忽略401(k)的相對提撥責任,就能了解,在崇尚自由意志的美國,提供退休計畫並協助員工儲蓄,已被視為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