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有聽過約翰.泰勒(John Taylor)這個名字。那麼,不妨先聽聽別人怎麼說他。
被稱為「金融海嘯救世主」的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說:「泰勒對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有著長遠深刻的影響。」現任美國財政部長、也是聯準會前主席的葉倫女士則說:「泰勒影響了決策者處理貨幣政策的路徑。」
看完這兩位對泰勒先生的說法,大概也就不難理解,我們為何高度重視這次的專訪機會。兩位評論者,都曾擔任過「全球金融沙皇」一般的聯準會主席大位,份量無庸置疑;兩人對泰勒的評論,則都是圍繞在貨幣理論、貨幣政策。
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此時此刻,正在引導美國經濟完成一趟艱難任務,軟著陸。
說艱難,或許還太過客氣了些,衝到40年高點的通膨率,加上仍在極度偏低水準的利率,又加上俄烏戰爭的干擾……,種種因素交織疊加,聯準會的任務,簡直像是在風暴中要讓引擎著火的飛機安全落地。在本次的研究採訪過程中,各方報告、受訪者對於美國能夠軟著陸的機率判斷,多半低於5成,就連聯準會主席鮑爾也說,軟著陸有機會,但也需要一些運氣。
不過,少數對軟著陸仍未絕望者之一,就是堪稱「聯準會導師」的泰勒。過去30年,他提出的「泰勒法則」成為聯準會重要的利率決策依據,讓美國經濟多數時間能夠避通膨、穩成長;然在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聯準會卻也公開宣布暫時丟掉法則。回頭看,這或許是通膨失控的起點。
那麼,泰勒如今對聯準會的信心哪裡來?綜觀各方分析,又提出了哪些軟著陸的條件?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試圖找出這個攸關美國與全球經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