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農曆年後至新曆年底,港股與全球逆行「跌足全年」,其實反映的是香港經濟衰弱。
未來,中、港經濟仍須面對升息、美元轉強帶來的樓、債市泡沫化,以及資金外流危機。
編按:交通銀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擅於分析經濟變局,由於對全球經濟解讀向來悲觀,因此又有港版「末日博士」之稱。然在中國對港強力控管的二○一九年十月,他卻忽然「被離職」,本文邀請羅家聰親自為香港過去及未來的經濟表現「把脈」,指點迷津。
以去年五月初至今年五月初的期間來看,香港股市在全球主要市場表現最差;以當地貨幣計,最差者是反映大陸在港上市企業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一年跌掉三分之一;主板恒生指數亦跌逾四分之一,排倒數第三,僅勝排尾二的俄羅斯股市。若以美元計價,這兩個港股指數則分別排倒數第二和第四,僅只險勝墊底、國家資不抵債的斯里蘭卡股市。
在環球經濟、資金一體化下,全球股市儘管基本因素各異,導致長線各有高低,但照道理,起碼在中、短線上的方向大致相同,港股在多年來也呈此現象,多數緊跟外圍。然而由去年農曆年後至新曆年底,在包含美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升足全年之際,港股卻逆全球「跌足全年」。
有評論指出,這是香港政府過分荒謬的疫情控制措施所致。這雖是事實,但卻不是事實的全部。查去年疫情措施,實情是農曆年後學校已陸續復課,及至年底已有很多餐飲、零售業重開,然則港股也續跌不停。再者,大規模封城是今年初事,但近月跌的不只港股,外圍亦然。
其實若翻查恒生分類指數,反映零售層面的工商指數走勢,是繼防守性的公用類股後表現最佳的(跌市之下,公用股通常相對跑贏)。四個分類再數下去,地產次差,而最差是金融。去年環球通脹升溫而未始加息,長息(編按:長期利率)先升而短息未上,長短息差擴大,本應有利於金融股,但這類股依然表現最差,可見跌市最主要原因不是疫情措施,亦不涉外圍利率環境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