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有週期,不僅需要擴張,也需要收縮,唯有收縮,才能出現出清(clearance),才能將工資、租金、庫存降低,淘汰經營不善的企業,為下一個上行週期打下基礎。
二○○八年之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週期變平緩了,週期長度縮短了。過去完成擴張—過熱—收縮—復甦,一個週期需要五、六年,如今三、四年就走完全程。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貨幣政策主導了經濟週期的起落。央行實施QE(量化寬鬆)的時候,用超寬鬆的貨幣環境誘使銀行擴張信用。但隨著經濟過熱,央行便開始縮手。由於經濟面缺乏結構性改變,少了央行加持,很快便出現頹勢。隨後央行就放下身段,用新的擴張鼓勵經濟活動,提振市場信心。
疫情所導致的經濟衰退去年已經結束,通貨膨脹在全球迅速上揚。各國房產價格暴漲,物價也屢創新高。美國聯準會的壓力最大,除了油價糧價,美國的租金和工資大幅上升,更要命的是,聯準會去年錯判形勢,升息一拖再拖。
預估聯準會今年會以激進的方式推動貨幣環境正常化。聯準會高官稱,不排除年內將利率推到中性水準,以每年一.一兆美元的速度回收流動性。這意味著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未來八個月裡須再升息八至九碼,每年回收的流動性超過○八年前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的總額,這是相當激進的政策。
美國經濟有能力承受這樣的貨幣緊縮嗎?○八年QE至今,美國經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早已習慣極度寬鬆的貨幣環境。貨幣政策突然縮緊,經濟承受能力值得懷疑,市場的應對能力也值得懷疑。華爾街多家投資銀行大幅調低美國經濟成長預測。筆者認為,以經濟現有的體質,利率加至中性,快則今年年底,慢則明年年中,美國經濟就會出現衰退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