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通膨的一致擔憂下,美、歐、英央行的貨幣政策先後急轉彎,尋求貨幣環境正常化。
然而,靠巨額流動性資金撐起的經濟復甦,能承受全面、持續的貨幣收縮嗎?
二○二二年伊始,全球貨幣政策風雲突變。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先後做出政策變臉,展現出更強硬的立場,更快、更多地尋求貨幣環境正常化。資本市場大驚,風險資產價格十分動盪。
美國聯準會在去年十二月初就改變對通膨的態度,停止購債和啟動升息進入政策操作程序,不過,主席鮑爾仍以相對平和的語境描述「收水」過程,利率的前瞻指引是二二年升息三次。等到一月底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政策立場突然趨強硬。當被問及下一次會議開始是否每次升息一碼(即今年內升息七次)時候,鮑爾不做正面回應,市場大譁,美國國債遭到拋售,美元匯率驟升。
無獨有偶,一個星期後,歐洲央行也做出類似姿態。儘管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沒有做出政策改變,總裁拉加德在記者會上強調,通膨會在更長時期居高不下,她拒絕排除今年升息的可能,並表達決策者對通膨的「一致擔憂」。這和她在去年十二月表示二二年升息「非常不可能」,態度天差地別。
同一天,英國央行宣布升息,暗示連續升息,並在不久的將來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市場詫異的是,英國央行僅差一票就可通過直接升息五十點。大西洋另一端也爆出國債拋售,德國十年期國債利率重回正值,歐元兌美元大幅升值。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是歐美決策者對通膨形勢集體誤判。等到物價上漲明顯呈蔓延之勢時,貨幣政策不得不急轉彎,央行決策者不得不前倨後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