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態度轉鷹的後續效應還待觀察,但從這位美國神級明星經理人最近兩個月的遭遇來看,市場追高買盤的冷卻速度,恐怕比你想得快。
由摩根士丹利協成環球投資團隊主管林區(Dennis Lynch)操盤,且台灣有引進的三檔基金,包括摩根士丹利環球遠見基金、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及摩根士丹利美國優勢基金,今年以來績效全數崩盤。截至一月十六日,短短十個交易日,這三檔基金淨值就分別跌掉十八.八八、十七.四八及十四.五%,排名居同類組基金的末段班;自去年十一月十九日高點以來,三檔基金跌幅更分別達到三三.○六、三二.三九及二七.二七%。
但回顧二○年,這三檔基金分別以九二.一一、一一五.五二及七五.六二%的報酬率,問鼎同組別百分位排名前四,讓林區聲名鵲起,接連受到《華爾街日報》及彭博數次報導。當年六月,彭博電視甚至製作一集專訪,探討「疫情之中,林區如何建立完美的投資組合。」
若爬梳這些報導內容,可以從中窺見端倪,解釋為何林區操盤的這三檔基金績效,會在近期市場修正時雪崩。
端倪! 投資悄轉向小型公司
首先,在彭博電視專訪中,林區表示,雖然他仍看好部分巨型股,例如亞馬遜等,但也認為這些企業面臨較大監管風險及其他複合問題,「因此,我們一直在尋找最適的投資組合比率。」他在投資策略也做了一些轉變,「過去兩、三年,我們加大了對較小型企業的投資,因為我們認為這些企業未來有巨大的上行空間。」
另外,雖然新掛牌公司股價波動較大,但林區一直以來都相當勇於投資這類型企業,例如,他就曾在休閒食品公司Utz Brands剛掛牌時買進。當時他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他們(指Utz Brands)的品牌很大,且家族企業的經營方式也良好運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