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肆虐,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為使2022冬季奧運能如期於2月4日登場,中國政府祭出嚴格的清零政策,但仍無法抑制疫情蔓延,甚至連北京、上海,都出現確診案例。
由相關研究可得知,面對Omicron威脅,即使完整接種2劑疫苗,仍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但,令人擔憂的是,根據香港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其他廠牌疫苗相比,中國科興疫苗(Sinovac)在遇上Omicron時,所能提供的抗體,似乎更為不足。
相較之下,接種2劑莫德納疫苗者,雖然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減弱,但在施打追加劑後,就能有所恢復。
由於中國民眾多半接種國產疫苗,此事也讓該國在執行清零政策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中國清零政策失敗 恐成今年最大地緣政治風險
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布瑞莫(Ian Bremmer)、董事長庫普坎(Cliff Kupchan)等人,日前於最新報告中,將中國清零政策失敗,列為今年全球最大地緣政治風險。
歐亞集團報告認為,若中國清零政策宣告失敗,恐引發更嚴重的疫情、更大規模的封城措施,以及更混亂的經濟情勢。
投行高盛也在上周二出具報告,稱中國政府採取清零政策,將產生高昂的經濟成本,基於此,高盛將中國2022年經濟成長率,自先前預估的4.8%,下修至4.3%。
無獨有偶,摩根士丹利亦提出類似觀點,強調中國清零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是弊大於利,中國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估計可達4.9%,但若Omicron使疫情持續擴散,並導致更多地區封城,該數據恐下修至4.2%。
供應鏈瓶頸緩解添變數 經濟復甦之路更坎坷
CNN報導指出,Omicron引爆新一波疫情,讓中國服務業陷入困境,封城措施也可能對工廠營運、供應鏈造成衝擊,使經濟威脅加劇。
例如,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便在上周五出具的報告中寫道,包括大連、上海等港口城市,都出現了Omicron病例,「塞港」情形恐隨之加劇,影響出口表現。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亞太區經濟學家艾爾(Katrina Ell)也表示,供應鏈瓶頸已持續了1年左右,原本預期可在今年頭幾個月明顯緩解,但中國的清零政策、傾向關閉重要港口和工廠等防疫措施,已對供應鏈瓶頸的緩解,帶來干擾。
「清零政策意味著,經濟復甦會更加坎坷,尤其是消費方面。」艾爾強調。
至於中國的清零政策,是否可能「轉彎」?歐亞集團報告認為,中共預計於今年秋季,舉行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將迎來作為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第3個任期,這也使疫情控制、維持社會穩定,顯得更為重要,就現階段而言,習近平不太可能改變其政策方向。
延伸閱讀:確診Omicron「跟感冒一樣」台灣人免驚?4理由告訴你,這個想法有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