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再度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陝西省西安市自23日零時起,實施封城措施,讓成長力道明顯趨緩的中國經濟,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已讓全球經濟,出現新一波動盪。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Omicron使美國確診人數攀高,人口達千萬之譜的西安,也一夕封鎖,「2021年底可謂『美中不足』,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看起來,都有些亂流。」
雖然Omicron傳染力強,但致死率相對低,因此這波疫情造成的恐慌氛圍,也比較淡。孫明德分析,現階段,美國的經濟情勢,未見顯著變化,聯準會(Fed)預計於2022年3月,結束量化寬鬆政策(QE),從「超寬鬆」,走向「正常化」。
相對來看,今年前3季,中國持續下修經濟成長率,即使內需消費尚屬穩定,但孫明德稱,西安封城、疫情疑慮,可能會對中國未來的消費,造成不利影響;從最近中國當局調降存款準備率便可看出,該國貨幣政策,又開始走向寬鬆,這也顯示,美、中兩國的貨幣政策,有所分歧,美國開始緊縮,中國採取寬鬆。
2022中國經濟 留意疫情變化、中美對抗和資金流向
今年以來,美元匯率走揚,歐元、日圓走貶,匯率強過美元的,只有人民幣和新台幣;不過,在中國經濟不確定性攀升的情況下,2022年,人民幣還有機會維持強勢格局?
對於上述問題,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認為,包括疫情變化、中美對抗,以及資金流向,都是值得關注的因素。
由IHS Markit本月最新預測可得知,2021全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8.08%,較11月減少0.03個百分點,2022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則為5.47%,成長動能有所趨緩。台經院研判,甫封城的西安,是記憶體、汽車製造、高端裝備、新材料和新能源重鎮,若疫情無法獲得有效控制,恐引發新一波供應鏈危機。
「西安封城,短期衝擊一定會有。」吳孟道分析,過去在中國的經濟成長中,內需消費貢獻,都高達6成以上;這回,擁有千萬人口的西安封城,恐衝擊內需表現,「大家擔心,是否會擴散,西安已經封了,其他城市,會不會跟著封?」
中國經濟轉型陣痛期 估至少3到5年
除了降準之外,中國政府最近還祭出「定向降息」。吳孟道直言,此舉過去較為少見,這種「政策組合拳」,似乎意味著,「(中國政府)從中央到地方,看到了一些對經濟不好的訊息。」
吳孟道指出,北京當局先前推出反壟斷、加強監管、共同富裕等一連串改革措施,導致經濟成長步調放緩,「這種經濟轉型的陣痛期,不是1、2年就可以解決,我覺得,至少要花3到5年,甚至5到10年,中國做這種調整,就是因為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還是持續對中國進行科技制裁,且(壓力)短期內不會消失。」
「中美對抗,是個長期問題。」吳孟道說,中國許多改革措施,都是為了擺脫、減緩來自美國的壓力;但,透過科技、創新,來帶動並支撐產業發展,是個冗長過程,「這段期間,中國經濟不會再像過去那樣高速成長。」
貨幣政策分歧 將加速資金移動
關於美中貨幣政策分歧,對匯率的影響,吳孟道表示,中國降準、定向降息,美國則是升息,這種情形,將加速資金移動,往更有效率的地方跑,可能會形成使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共伴效應」。
「明年看起來,美元短線還是會維持強勢,資金如果從新興市場撤出,朝美元走,一定會影響到新興市場貨幣。」吳孟道說。
吳孟道強調,假設2022年,資金真的出現外移效應,人民幣匯率,就可能走向貶值,「如果中國經濟確定『下來了』(指進一步趨緩),我認為,明年人民幣,不會維持這樣的強勢格局,看起來,是會往貶值的方向走。」
延伸閱讀:2022通膨、升息風險壓境 美元估緩升到「這時間點」,錢往哪裡擺才有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