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碩的靈魂人物是今年六十七歲的廣碩董事長張榮梧,發跡過程也非常傳奇,他的父親早年曾提供兩百萬元資金協助豐泰創辦人王秋雄創業,後來張榮梧與他的弟弟也先後進入豐泰工作,雖然後來張榮梧自立門戶,成為第一波前進中國設廠的鞋業製造商,但張榮梧在大陸起步時的訂單,還是王秋雄幫忙接的,廣碩與豐泰始終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成為同業之間的佳話。
張榮梧至今仍在第一線管理,與張聰淵一樣有著事必躬親的經營風格,這幾年也從中國跨足到印尼、越南和柬埔寨等地大量增設生產線,外界依照廣碩的員工人數換算,估計每年產量應有一.八億雙之譜,絲毫不輸給華利的產能,「只是廣碩股票沒有上市,否則張榮梧的身價恐怕也是不遜於宏福,有機會躋身台灣鞋業前十名富豪之列。」鞋業大老指出。

廣碩目前在海外有二十幾座工廠,擴張速度驚人,董事長張榮梧在製鞋業企圖心不容小覷。(圖/取自網路)
鑽石》職籃領隊接家業
積極轉型導入智慧機器人
在眾多鞋廠老闆群像中,鑽石集團執行長陳立宗的職涯無疑是最斜槓的。
擁有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的陳立宗,為鑽石集團第二代,目前除了擔任鑽石集團執行長,同時也是國內職業籃球隊「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領隊,並且每星期還以助理教授的身分到台大管院GMBA教授家族企業治理與組織行為學,去年還獲得台大教學優良教師獎殊榮。
「在疫情之前,我們就看著Louis(陳立宗英文名)每個月在越南工廠、台灣、台北、台中四地飛來飛去,把飛機當高鐵來坐。」從小和陳立宗一起長大的鞋業二代私下透露,陳立宗因為熱愛籃球,成為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的大股東,而且他是真的捲起袖子、拿著加油棒站在場邊吶喊的領隊,絲毫看不出來他同時也是運籌帷幄每年一千六百萬雙產能的知名運動鞋品牌代工廠執行長。
一九七二年成立的鑽石集團,主要替Puma、亞瑟士、New Balance、美津濃等運動鞋品牌代工,與台中阡威國際隸屬同一集團。今年才四十五歲的陳立宗於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就前往香港理工大學深造,先後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和博士學位,堪稱台灣製鞋業學歷最高的執行長。
值得一提的是,興趣非常多元的陳立宗,大學畢業後曾參與創辦知名軟體服務公司碩網資訊,至今仍擔任該公司董事。二○○三年,陳立宗回到家族製鞋事業鑽石集團擔任執行長,從小耳濡目染接觸製鞋,他很清楚製鞋產業所面臨到的危機,便積極推展將傳統製鞋業與智慧機器人結合,以掌握產能、保住訂單。
在朋友眼中,陳立宗是以企業經營能力,結合對籃球的熱愛,投入大把資源支持國內基層籃球員的熱血大叔,不只奉獻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在青年籃球隊,還拋磚引玉邀請製鞋業上下游一起參與,在鞋業大亨之外,為自己寫出一幅不同的人物樣貌。

鑽石集團執行長陳立宗不僅斜槓教授與領隊角色,還是成功接班且帶領公司持續成長的鞋業二代。(圖/取自陳立宗臉書)
志強》每五雙足球鞋它做一雙
代工Lotto童鞋 做活小眾市場
台灣是全球知名的製鞋王國,但股票上市的製鞋公司屈指可數,除了寶成、豐泰、鈺齊之外,相隔許久,今年除了有華利實業在中國上市,另一家較為人忽視的,是今年四月正式在台股掛牌的志強國際(志強-KY)。
志強生產基地在越南、柬埔寨,目前每年產量約四千萬至四千三百萬雙,二○二○年營收約一三五億元;其實志強一九九二年創業之初是從鞋業貿易起家,而後在二○○○年投入生產代工,儘管志強製鞋經歷僅二十年,但卻能拚到全球最大的足球鞋供應商,全球每年生產逾二千萬雙足球鞋,每五雙就有一雙出自志強,背後是志強董事長陳維家花費十年功夫,才獲得愛迪達(adidas,台灣公司登記為「台灣阿迪達斯股份有限公司」)與Nike的認同與青睞。
陳維家曾自嘲是靠跑龍套出身的無名小卒,因緣際會走上製鞋業,第一張訂單是義大利足球鞋品牌Lotto的童鞋,二十年前,Lotto一年銷售三百萬雙,志強就代工了二百萬雙,在沒人看好的小眾市場找到立基點。
據了解,為了專攻足球鞋生產所需的高昂設備,以符合品牌對功能性的要求,陳維家一度燒光公司資本額,四處籌錢度過危機,也與當年合作創業的股東分道揚鑣,最後只剩目前擔任志強營運長的林萬清,與他熬過最辛苦的那段過程。
非常專注在足球鞋市場蹲好馬步,志強終於迎來愛迪達一九九五年主動洽詢,從此改寫志強的命運,高峰時期,愛迪達有五一%的足球鞋都出自志強生產,也替志強在市場打出「足球鞋王」的稱號。十年前開始連Nike都上門委託製造足球鞋,其中,獨特的鞋底與鞋面一體成型射出的關鍵技術,更將志強推向年營收百億元的大廠地位,目前全球最大運動用品連鎖集團迪卡儂(Decathlon)也是其客戶。
不過,今年越南疫情肆虐,志強也難逃停工命運,這也讓陳維家更加堅定當年公司走向資本市場的決定,有能力可以在今年八月併購德國製鞋全製程系統整合服務商FIL,逐步落實供應鏈分散化、自動化及在地化的未來發展策略。
台灣鞋王江山代有新人出,隨著海外布局大洗牌之際,鞋廠市占率的此消彼長也反映出新一代鞋廠的經營者思惟,也跟著品牌轉型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