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經濟智庫、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指出,1980-1990年代美國與日本為了貿易爭端幾乎撕破臉,與同一時期鄧小平主政下的中國經濟對外開放路線,其實有不小關聯。
特別是當時日本對美國享有龐大貿易順差,卻不讓美商進去日本國內投資,導致雙方貿易爭端一再惡化。
至於美中兩國長達近30年的政治蜜月期,直到近十年前習近平上台後,才出現180度轉變。
辜朝明也提到,今年日本政府一反長年排拒外商態度,不僅大力爭取台積電赴日投資,甚至願意拿出高額補貼,「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改變」,只是「鄧小平快40年前就這麼做了!」
當前美中爭端 可看到30年前美日貿易摩擦的影子
辜朝明今(2)日下午透過視訊,從美國首都華盛頓做了一場50分鐘左右的越洋直播演講,議題從全球通膨現況、能源價格高漲、美中關係現況分析,到中國經濟未來挑戰都有。
他表示,當前美中關係,與30多年前的美日貿易關係有不少關聯。
當時美日兩國因為貿易摩擦鬧得非常不愉快,因為那時美國與東亞國家的貿易逆差中,光日本就佔了高達65%,「一個國家就佔了65%逆差,美國人當然很不高興」。
到了2020年,同樣是美國對東亞國家的貿易逆差,中國佔了34%,「但因為現在全球供應鏈的緊密程度,大家還是會覺得,中國從美國獲得不少貿易利益」。
辜朝明:鄧小平旁觀美日貿易爭端 帶領中國對外開放
辜朝明說明,美中問題一開始不過是個經濟議題,從智慧財產權、產業保護到進口障礙等等,美方都對中國抱怨連連,就跟30多年前美國要求日本改善的地方很像,例如物價機制、進口障礙、土地利用等等。
他說:「這點很重要,因為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時,鄧小平冷眼旁觀美日貿易摩擦,他覺得,『美日兩國都是民主國家,也是軍事同盟,這樣的國家都會為了貿易摩擦而撕破臉,那麼美中關係是沒有未來的,因為雙方對於民主價值的看法不同、不是軍事同盟。』」
▲辜朝明列出鄧小平與習近平在對外開放的不同處。
「『鄧小平問自己說,我要怎麼避免發生像美日之間這樣的問題?』他第一件事就是邀請外商投資中國,這是日本非常失敗的地方,因為日本只希望外商距離日本愈遠愈好,這讓想要投資日本的美商都非常灰心。」
辜朝明也提到,最近日本政府願意補貼台積電去日本九州投資,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改變,「因為這種事從來沒有發生過,日本政府一直畏懼外商進入日本。日本政府願意這麼做,是非常大的改變,但鄧小平快40年前就這麼做了!」
「當時中國與周邊國家有14個領土爭議,鄧小平一手搞定了其中12個,剩下大概只有台灣問題。」
90年代華府主流意見是 要幫中國更開放、更富有
辜朝明指出,當時中國這麼做的效果非常大,因為外界認為去中國投資安全多了,覺得中國要跟世界接軌了,當然中國自己也送了上百萬學生去西方國家的大學深造、數百萬遊客去海外觀光,而且還降低了中國政權的社會主義色彩。
「快40年前鄧小平做的這些事,讓美國許多人相信,認為哇,中國的共產黨與東歐或蘇聯的共產黨大不一樣。」
「因為,當時東歐或蘇聯的共產黨不開放外國人進去,更不准民眾學英文,因為學了英文就能獲得外國的資訊。所以,中國或許還掛著共產黨的名字,但外界只覺得這個國家好不一樣。」
「所以美國有很多人覺得,我們應該幫助中國發展得更好,讓它們與我們跟接近,在某個程度上他們是對的。」
如果看過去40年或30年,中國愈來愈開放、愈來愈市場導向,而「應該幫助中國」的這種聲音在華府的政策意見中取得上風,美國要幫助中國開放市場、進入WTO等方式,讓中國變得更富有。
「歐巴馬最後兩年 華府對中看法鬆動 但到川普時才發酵」
然而,十年前隨著習近平上台,情況開始轉變了,中國開始走回頭路,從美國希望中國前進的方向180度轉彎。
中國不再接受各種前進的想法,與鄰國的領土爭議一宗接著一宗,外商不再覺得在中國受歡迎,這個政權的威權社會主義特色愈來愈明顯。
辜朝明說,「這就是什麼在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對中國政策有巨大變化,其實在歐巴馬時期的最後兩年就出現了。歐巴馬真的相信,美中兩國可以一起變得更富有、更繁榮,中國也可以變得更開放」,但後來並未出現歐巴馬希望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