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公布的總體經濟數據表現不惡,加上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各類上游大宗商品原物料價格持續走高,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至10月21日走揚至1.68%,創5月以後高點,一度引發市場擔憂長年期利率上揚再度造成美股震盪。
幸好美股上市公司陸續發布財報優於預期,化解股市回檔壓力,美股四大指數年線維持穩定多頭上揚趨勢,台股暫時維持在一萬六千點至一萬七千點間來回盤整。
美國製造業ISM採購經理人指數9月自8月的59.9上升至61.1,連續2個月上升,連續16個月在代表景氣擴張的50以上,顯示美國製造業景氣雖自3月以後略微降溫,但仍在擴張軌道,並未受疫情干擾而持續回挫,景氣持續維持穩健復甦的態勢。
美國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ISM)9月自8月的61.7上升至61.9,仍維持在金融海嘯後的60以上相對高檔區,連續第16個月高於代表景氣擴張臨界點50,顯示整體GDP比重超過八成的服務業受疫情升溫影響仍屬輕微,總體經濟景氣持續邁向復甦。
圖一、美國製造業景氣略微降溫但仍在擴張
——製造業ISM採購經理人指數
圖二、美國占GDP比重超過八成的服務業持續復甦
——非製造業ISM採購經理人指數
無論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ISM)、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同步連續第16個月穩定在代表景氣擴張的50以上,顯示美國總體經濟景氣復甦隨仍呈現穩定狀態。
受新變種病毒衝擊,美國單日新增染疫人數8月下旬一度攀高至19萬人,幸9月開始轉向,再現下降趨勢,至10月21日止,七日平均數為5.8萬人,逐周呈現下降趨勢,顯示疫情並未惡化,預期隨疫苗持續接種及新冠肺炎藥物開發成功,對經濟的負面衝擊將逐漸降低。
就業人數恢復近8成 留意聯準會政策轉向
截至10月16日止的美國單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為29.0萬人,續創2020年3月疫情爆發後單周最低、連續3周下降,已連續13周低於40萬人以下,四周移動平均數32.0萬人,較前周的33.5萬人下降,續創疫情後最低點,連續第19周維持在40萬人以下,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仍維持復甦態勢。
圖三、美國就業市場維持復甦
——單周初領失業救濟金與四周移動平均人數
圖四、就業數據亮眼有利股市走升
——道瓊指數月K線與初領失業救濟金四周移動平均與失業率對照圖
美國9月非農業新增就業人口從8月的36.6萬人(原數字23.5萬修正提高)下降至19.4萬人,9月失業率從8月的5.2%下降至4.8%。過去17個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口合計為1,739.2萬人,為2020年3、4月合計減少人數2236.2萬人的77.78%,仍未恢復疫情爆發前的就業水準。
武漢肺炎爆發前2020年2月失業率為3.5%的50年低點,美國就業市場雖已走過疫情爆發後的最低迷期,但自7月開始新變種病毒肆虐歐、美國家,美國新增確診人數自谷底反轉回升,幸自9月後逐周下降,疫情再現趨緩現象。非農就業人口總數若接近疫情爆發前水準,則美國聯準會進入縮減資產負債表的時程就會更加靠近,應密切注意貨幣政策轉向前期對金融市場的衝擊。
由美國人口統計局(US Bureau of the Census)公布的躉售銷售與躉售庫存數據為判斷美國內需市場未來消長的重要指標,約於每月延後六周公告。
躉售銷售數年增率領先於躉售庫存年增率進行波動。當躉售銷售年增率下降表示市場需求轉弱,而中間廠商意識到市場轉弱後,終將使其提高庫存意願降低,進一步使生產商品廠商之營業收入降低。
反之,當躉售銷售年增率上升表示市場需求轉強,而中間廠商意識到市場轉強後,終將使其增加庫存意願提高,使生產商品廠商之營業收入提高。
美國廠商庫存壓力不大 「通膨」是隱憂
除觀察躉售銷售與躉售庫存年增率外,躉售存貨銷售比的上升或下降,往往亦是重要觀察指標。
以美國為例,當躉售存銷比下降,表示美國進口商的庫存壓力下降、增補庫存需求提高,接下來可能將提高其進口商品的需求,並對國外出口廠商提高下單量;反之,當躉售存銷比上升,表示美國進口商的庫存壓力提高、增補庫存需求將轉弱,接下來可能將削弱其進口商品的需求,並對國外出口廠商減少下單量。
8月份躉售存銷比1.23倍,較7月的1.20上升,去年8月同期倍數為1.32倍,顯示目前中間批發商庫存壓力相較去年舒緩,甚至仍有增補庫存的壓力,此顯示美國下游消費市場並未轉弱。
8月躉售銷售年增率自7月的23.18%,下降至20.16%,仍高於躉售庫存年增率的12%,顯示中間商庫存壓力不高。2021年下半年開始基期偏低狀況恢復正常,若躉售銷售年增率持續高於躉售庫存年增率,更可以確認美國中間批發商增補庫存的需求將增強,美國進口商品的能量將因此提高。
無論從躉售銷售年增率、躉售庫存年增率,或是躉售存銷比變動趨勢,均指向美國總體經濟持續走在復甦軌道上。
圖五、美國躉售銷售與庫存年增率走勢圖
圖六、美國躉售存貨銷售比走勢圖
美國總體經濟持續復甦,CRB指數續創年初以來最高點,顯示上游大宗商品原物料價格漲勢加速,此將對全球物價情勢造成越來越大壓力,甚至可能迫使美國聯準會在2022年上半年考慮啟動升息循環,對長年期公債殖利率亦將造成持續上升壓力。
圖七、全球物價高漲可能迫使聯準會提前升息
——CRB指數周K線圖
圖八、通膨將推升債券殖利率上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圖
美國9月一般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從8月的5.2%上升至5.4%,為2008年8月以後、近13年最高點;去除能源及食品類的9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4.2%與8月持平,6月年增率4.5%創1991年11月以後最高,顯示8月、9月終端消費者物價稍微回落。
美國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與消費者指數年增率,兩者差距從8月的3.1%擴大為3.2%,雖不若中國在9月的差距高達10.0%,但仍顯示美國企業生產者將大部分生產成本的上升,透過自由市場轉嫁至消費市場,困難度逐漸提高。
年底前CRB指數若持續快速走高,終端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上漲壓力將有增無減,並牽動美國聯準會2022年是否提前啟動升息的時程,再度造成公債殖利率上升壓力,美股面臨資金退潮的隱憂亦將如芒刺在背,台股很難不受影響。
美國總體經濟數據顯示經濟走在復甦軌道並無改變,但伴隨總額供給因部分供應鏈短缺而減少,總體經濟總額需求在後疫情時代逐漸增強,通貨膨脹壓力與日俱增,勢必將造成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由鬆轉緊壓力。
而長年期債券利率隨之上揚,除對固定收益工具價值直接造成傷害外,股權資產內涵價值亦將面臨重新評價。台灣今、明兩年總體經濟展望雖仍偏向樂觀,但投資決策務必謹慎以對,樂觀之餘多留一些戒心!(作者為鉅豐財經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