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能源,兩大關鍵字,過去幾個月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討論熱度快速增溫。
增溫,因為恐懼,恐懼那曾在數10年前席捲全球的通膨巨獸,將再度現形;增溫,因為憂慮,憂慮身為全球貨幣政策「總舵手」的聯準會,恐再度誤判通膨情勢。
這場由「供給面衝擊」而點燃的通膨之火,是否最終可能失控燎原?
而欲對這場潛在的通膨危機「超前部署」的投資人,又應該留意哪些指標?
十月八日,西德州原油期貨的近期合約價格一度突破每桶八十.一一美元,這是近七年新高。同月五日,歐洲天然氣價格指標荷蘭TTF交易中心十一月的期貨價,盤中一度來到每兆瓦時(MWH)一一八歐元,相較年初,漲四倍。
10月14日,倫敦鋁的期貨價格來到每噸3117美元,13年新高。同日,中國公布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創下近26年來最快增速。
10月1日,追蹤全球主要糧食大宗商品國際價格的FAO糧食價格指數結算,9月平均達到130點,相較去年同期上漲了32.8%,創下2011年9月以來最高紀錄。
短短半個月,一長串能源、商品、生產者物價動輒10年以上新高的飆漲,效應是否已經傳導至一般民生日常?
場景,移到消費端,10月初,歐盟統計局發布了歐元區9月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初值,相較上年同期上升了3.4%,創下08年來最快升速;同月13日,動見觀瞻的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公布,年增幅達5.4%,同樣寫下08年以來新高。至於台灣,9月CPI年增率2.63%,8年半新高,也是今年以來第4度失守那條標示為「2%」的通膨警戒線。
至此,今年以來糾纏全球金融市場的通膨幽靈,已不只是鬼影幢幢的懸浮在投資者心頭,更開始在民生日常具體現形。
近期飆漲的能源、商品價格,或許是加速通膨惡化的意外養分,而被美國聯準會(Fed)點名為此波通膨元凶的「供應鏈瓶頸」,不但未如聯準會先前預期的「下半年後自然消失」,反而是以更囂張的姿態,把全球經濟逼上通膨失控的邊緣。
「這是一個全面性的、24小時的運作……,倘若企業沒有作為,政府將要求他們採取行動。」10月13日,面對持續多月的「塞港」問題,美國總統拜登強硬表示,將極力確保美國最大的貨櫃港「洛杉磯——長灘複合式港區」,維持24小時的全天候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