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政策可能逐漸調整,新興市場股市已感受到壓力,但專家並不建議以黃金或債券避險,反而要以現金為主,搭配部分科技龍頭股、公用事業股相關ETF,可能是現階段最佳投資策略。
新冠疫情雖然反覆不定,但歐美景氣緩步邁向復甦的態勢並未改變,通膨更是蠢蠢欲動,資本市場對美國聯準會即將調整目前的寬鬆貨幣政策,也愈來愈有共識。
依過往經驗,貨幣政策一旦由鬆轉緊,不論幅度大小,對股市都有一定程度的衝擊,而且會延續一段時間;雖然近期美股主要指數仍頻創新高,但新興市場股市卻已陸續進入修正。以往股市面臨這種修正時,黃金或債券經常成為資金的避風港,這次也不例外嗎?
先談黃金,很多人都認為黃金是抗通膨的工具,但元大投信研究團隊表示,嚴格來說,黃金是與實質利率呈反向關係。因為實質利率就是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實質利率愈低,持有黃金的成本就愈低,金價就容易走揚,反之,則易跌難漲。
因此,需不需要利用黃金來避險,就得從實質利率等於名目利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減去通膨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CPI)的公式來檢視。以今年以來金價走勢為例,第一季由於名目利率漲幅大於通膨率,實質利率上揚,金價即走跌;到了今年第二季,通膨率節節上升,名目利率卻不升反降,導致實質利率走跌,金價就反彈。
所以,接下來的重點是,未來實質利率的走勢為何?通膨是否真的一發不可收拾?對美股、美債都有深入研究的投資達人施雅棠認為,今年以來的CPI數值看似驚人,但下半年起,多項原物料價格進入高基期,對價格走勢將形成壓力,連帶實質利率也不至於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