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高價賣疫苗給各國政府,少數富豪與高管攫取股價大漲的暴利,而獲得「免費疫苗」的升斗小民其實繳了巨額的「疫苗稅」,讓社會不公的鴻溝更加難以彌平。
台灣人搶著打的莫德納(Moderna)疫苗,是這波全球疫苗大搶購的大贏家。
美國藥廠莫德納在五月七日舉行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一季交貨一.○二億劑,為公司創造十七億美元的營收。不過,這只是剛剛開始,公司執行長班賽爾(StéphaneBancel)發布驚人的數字:今年全年將會交貨八億至十億劑,預期營收金額將高達一九二億美元;他更進一步加碼發布利多,「因為各國政府需求強勁,二○二二年我們準備供應全球三十億劑!」
班賽爾所稱今年將要「交貨八億至十億劑」,是根據公司與各國政府簽訂的「預購合約」(Advance Purchase Agreements,APAs),其中也包括二月簽約、銷售給台灣的五○五萬劑。
莫德納在一九年只有六千萬美元的營收,全年虧損五.一四億美元,而光是今年第一季,營收就已來到十九億美元(其中新冠疫苗貢獻十七億美元),稅後淨利高達十二億美元,全年營收更上看二百億美元。另外,在那斯達克上市的股價,則從二○年年初的近十九美元暴漲十四倍,到七月十六日以二八六.四三美元收盤,總市值一一四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三.二兆元)。
莫德納大發瘟疫財
拿補貼研發又高價賣回政府
不過,賺了大錢的莫德納,已引起高度爭議。設立於一九七三年、長期觀察跨國企業運作的非營利組織「跨國企業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SOMO),在七月十三日發布了一份針對莫德納的研究報告,引用藥物造成腎臟衰竭的「三重打擊」(triple whammy)來描述莫德納對社會公平造成的傷害。
SOMO指稱,莫德納獲得美國與歐盟政府巨大的「財政補貼」研發疫苗,其後將疫苗「高價賣回政府」、並進行「避稅」,是對政府財政的三重剝削,雖然是大型跨國企業常見的模式,但是因為疫情的急迫性,三重操作的巨大爭議,在莫德納身上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