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2018年8月《少康戰情室》節目的內容在網路間流傳,內容指出,相較馬英九與陳水扁執政前兩年,台灣「金融帳」分別流入185億美元及49億美元,蔡英文執政同期,金融帳卻是淨流出1249億美元(3.8兆台幣),顯示蔡政府「執政無能,把錢逼走。」
上述說法有道理嗎?事實恐怕與節目內容的論點相反。
金融帳的大量流出,其實往往僅是反映一國「經常帳」出現大量順差,因為,根據央行「國際收支帳」的定義,經常帳順差代表的,是一國「對外淨債權」的增加,而「對外淨債權增加」又可拆解成兩塊,分別是「金融帳淨增產的增加」(亦即金融帳的流出), 以及「央行準備資產」的增加。
也就是說,如果台灣在一段時間內有大量出超(出口大於進口),則台灣對外淨債權必然增加,而對外淨債權的增加,如由民間部門持有,即反映為金融帳淨資產的增加(金融帳流出);如由央行持有,即為準備資產的增加(準備資產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外匯存底)。
而考量出口部門所賺取的外匯,不可能全由央行吸納,因此,只要台灣持續有大量出超,就必然會伴隨「金融帳淨流出」的現象。
事實上,對比國際上經常帳有順差的主要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與泰國等,可發現其金融帳淨資產,確實都是呈現增加的狀況。
換言之,金融帳流出的現象絕對不能與「把錢逼走」畫上等號。當然,「金融帳的長期淨流出」仍有可能代表著其他的經濟問題。根據國民所得會計恆等式,經常帳順差 = 超額儲蓄;而超額儲蓄 = 民間儲蓄 - 民間投資。也就是說,一旦經常帳存在順差,也就是有「金融帳淨流出」的情況,代表該國超額儲蓄為正,亦即「民間儲蓄」大於「民間投資」,間接反映的,其實就是台灣企業的「投資動能」相對不足。
從這角度來說,金融帳持續流出,固然反映的是台灣出口產業表現不俗,但也代表台灣的經濟結構有「重出口、輕投資」的傾向。
相較節目內容所謂「執政無能,把錢逼走」的謬論,台灣長期「重出口、輕投資」的傾向,恐怕才是台灣民眾更應該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