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歐亞疫情復甦緩慢,再加上美國正大量進口商品,導致目前運價漲勢仍未平息,航運研調機構德魯里 (Drewry) 周四 (8 日) 發布的數據顯示,現階段中國向美國貨櫃運價逼近 1 萬美元,且各大主要航線運費仍在上漲。
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 (Drewry World Container Index) 自中國上海運到美國洛杉磯的 40 呎貨櫃現貨運價,在周四上漲至 9631 美元,較前周增 5%,年增 229%。反映 8 條的主要貿易路線的綜合指數升至 8796 美元,較一年前飆漲 333%。德魯里表示,預計未來一周運費還會進一步上漲。
此外,上海到鹿特丹的貨櫃運價在 5 月下旬突破 1 萬美元大關後繼續上漲。德魯裡表示,本周運價已達 12,795 美元,年增近 600%。
儘管運價飆升有利馬士基集團、中國的中遠航運,以及長榮 (2603-TW)、陽明 (2609-TW) 等航運業者獲利,但也使貿易商更難以吸收高昂的成本,一些業者正在提高零售價格,進而加劇通膨壓力,供應鏈瓶頸也正阻礙經濟復甦。
對於多數航運分析師而言,在疫情爆發前亞洲 - 美國航線貨櫃運費突破 1 萬美元是難以想像的數字。數據顯示 2011 年到 2020 年 3 月,上海到洛杉磯每個貨櫃的平均運費不到 1800 美元。
雖然美國消費者和公司的需求是運費飆升的原因,但貨櫃供應短缺也難辭其咎。這當中以跨太平洋東向貨櫃的運力最為短缺,先前中國深圳鹽田港疫情爆發影響進出口,且等待進入洛杉磯和長堤港的船隻幾乎沒有疏通的跡象。
監測港口交通的美國官員表示,截至周二晚間,停泊在聖佩德羅港的貨輪總數為 18 艘,幾乎是兩周前的兩倍。去年年底以來便存在塞港問題, 2 月初更達到約 40 艘的高峰。
港口泊位平均等待時間從高峰下降後又稍微回升,根據洛杉磯港口數據,目前平均等待時間為 5.3 天,6 月初為 4.6 天, 4 月曾達到 8 天左右的高峰。
運輸費用的飆升也促使美國政府考慮推出因應對策,據華爾街日報 (WSJ) 周四引述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計劃發布行政命令,打擊運輸產業整合與侵略性的定價策略,藉此壓低美國企業高昂的貨物運輸成本。
白宮認為,大型航運業憑藉市場優勢,使其能要求不合理的費率,並動用權力收取延滯費等額外費用,導致美國貿易商付出龐大代價,因此將頒布行政命令,要求海事委員打擊此類費用,並與司法部簽署合作備忘錄,改善在相關領域的調查行動。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北美航線需求持續暢旺 馬士基:航運現況將持續至Q4
馬士基呼籲對燃料課每噸150美元碳稅 運價、石油需求恐受影響
深圳鹽田港壅塞嚴重 馬士基、MSC示警情況正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