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二戰以來最猛的投資手筆。兩份關鍵報告,深度解讀拜登政府63兆元史詩級大撒幣的經濟效應。當美國「大基建」計畫,遇上供應鏈「去中化」的趨勢,包括鋼鐵、網通、半導體,以及電動車、儲能等產業,都是台灣的新機會!
「自從我們建立了洲際公路系統、打贏了太空爭霸賽,美國就再也沒有足堪比擬的計畫,直到現在……。這是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7日發表這段演說時,語氣其實頗為平淡。畢竟,他在1周前的3月底已對外公布這項計畫,今天頂多算是補充說明。
他的後方站著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再後方則是一片背板。在拜登所屬民主黨代表色藍色襯底的背板上,畫著幾位在高塔上賣命施工的工人剪影,簡單卻精準,傳達了這項計畫的基本意涵。
它的名稱是「美國就業計畫」(American Jobs Plan,簡稱AJP),短期目標是創造就業機會,達標的手段是翻修、興建美國基礎建設;而拜登4月7日的「補充說明」,則成功強化了這項計畫的想像空間,一種史詩級般的想像空間。
他說這是「二戰以來最大投資」,這句話憑藉的,是2.65兆美元的計畫總額。即使扣掉其中關於「綠能產業租稅抵免」的4千億美元,政府支出的手筆仍達2.25兆美元,相當於63兆元台幣。
他說,「我們不只是為了今天而翻修,更是為了明天而建設。」因為這項計畫所稱的「基礎建設」不只是造橋、鋪路,還包括了電動車、乾淨能源、高速網路、半導體研發製造等資本市場火熱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