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2年來業績快速成長的主力市場,北京不僅敞開大門迎接特斯拉,更提供一連串好處讓該品牌坐穩位置、快速崛起。
不過,就在近期,正當特斯拉業績蒸蒸日上、賣得火熱時,突然遭到官媒獵殺、抨擊,甚至面臨要被趕出中國的危機,儼然是從中國人捧在手上的寵兒,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針對如此大的轉折,有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中國一貫的「養套殺」手法,這也讓馬斯克的處境愈來愈像馬雲。
根據《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 VOA)報導,特斯拉於2018年獲准在上海建廠,成為上海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而這也打破了90年代以來,中國對外國車企在華設立全資子公司的禁令,使特斯拉一度被外界視為是外資在華營運的典範。綜合外媒指出,當時北京不僅為特斯拉打開龐大的中國電動車市場,更以優惠利率、土地補貼等提供其大量資本,讓曾經抱怨「在美國經歷生產地獄」的馬斯克,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工業製造實力。
也因為如此,一連串的好處得以讓特斯拉在中國快速崛起;2020年,光是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就年增124%,銷量逾13.7萬輛,銷售額高達66億美元;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指出,特斯拉是市場上最暢銷的電動車,其Model 3更是銷量中的當紅炸子雞,將特斯拉一步一步推向高峰。
然而,事情未能就此順利發展,就在特斯拉邁向年產50萬輛汽車的目標時,「轉折」悄然出現了。於今年3月,中國軍方以車內鏡頭恐蒐集數據為由,禁止特斯拉汽車駛入軍隊營區及宿舍;甚至在4月,廣州發生一起特斯拉失控撞車後起火燃燒,導致一人死亡的事故後,於上海車展上,遭到一名身著印有「剎車失靈」字樣上衣的女車主現身鬧場,更爬上車頂高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當特斯拉官方對此表示「對不合理要求絕不妥協」後,隨即遭到中國官媒及社群砲轟。
甚至有消息顯示,許多城市開始限制特斯拉上路,無疑是一記重大打擊。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余茂春(Miles Yu)指出,特斯拉碰上的正是中國慣用的技倆—誘餌與轉折(bait-and-switch),意即中國先是針對外資企業,尤其是擁有關鍵技術的公司,一開始先提供稅收優惠、監管措施等利多吸引進中國,一旦這些外企初步取得成功「上鉤後」,官方便會利用其在中國的投資作為一種槓桿或籌碼,直接或巧妙的讓這些外企遵守一系列要求。
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 AEI)高階研究員Zach Cooper也表示,馬斯克(Elon Musk)逐漸「服軟」,顯示在中國運作的私營企業,普遍都會碰到類似的現象,就連本土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也逃脫不了這種局面,想要在中國市場上取得真正成功,就必須支持中國的政治立場,「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余茂春與Zach Cooper皆認為,中國對特斯拉使出這樣的手法,有很大機率是為了利用國內反美的情緒與輿論,推動本土電動汽車發展、擠壓美國公司,另一目的則是覬覦馬斯克航空公司SpaceX的太空技術,畢竟馬斯克同時也是SpaceX執行長,而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國防部則是SpaceX最重要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