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財政部發布匯率報告,台灣出乎市場預期避開了「匯率操縱國」的指控,但美方「網開一面」的同時,也列出一份「待辦清單」,美國對央行有什麼樣的期許?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顯示,越南、瑞士和台灣符合1988年法案對於匯率操縱的認定⋯⋯。」美東時間4月16日,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一度的「主要貿易夥伴總體經濟暨匯率政策」報告,報告中的這一段「意外聲明」,讓台灣鬆了一口氣。
時間回到今年3月,當時,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中,首度鬆口坦言,根據美方即將於4月中公布的匯率報告,台灣很可能在「匯率操縱」的3項認定標準上「全數達標」,這意味著,台灣將從去年的「觀察名單」升級為「操縱國」,進而面臨美方未來可能的貿易制裁。
另方面,近日包含《金融時報》與彭博等英美主流財經媒體,亦紛紛傳出台灣「很大可能」將被美方列入匯率操縱國的消息。
但,出乎一眾專家預期,台灣央行驚險過了關。
依據美方最新報告,台灣、越南和瑞士,雖然都符合2015年《貿易便捷化暨執行法》(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 of 2015)之下的3項匯率操縱標準,但若根據1988年《綜合貿易暨競爭力法》(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則「未有足夠證據」(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可認定,越南、瑞士或台灣,有「避免國際收支帳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貿易競爭優勢」的意圖。
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葉倫上任首份匯率報告,無一國遭控匯率操縱,「務實彈性」的操作手法,引起市場熱議。(圖/Getty)
箭在弦上卻不發?
疫情讓台灣再度因禍得福
3項操縱條件都已齊備,美方何以願意「網開一面」?答案,是疫情。「這場前所未有(因疫情導致)的危機……,讓(美國)對貿易夥伴國經常帳的評估,乃至匯率的分析,都更為困難。」美國財政部在匯率報告的開頭,直言此次匯率報告「背景脈絡」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