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間,本刊舉辦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論壇中的一頁投影片,很快抓到了編輯部同仁的眼球:根據資誠調查,歐洲77%的機構法人表示,兩年後將停止投資「非ESG」產品。
77%的高檔數字很吸睛,但同事心中的疑問也很快浮現:「ESG或非ESG,如何定義?誰說了算?」
這個問題,其實在2018年本刊首度以封面故事規格報導ESG題材時,編輯部就曾熱烈討論過,當時的研究採訪結果是「ESG尚無明確定義」;報導中舉例,同樣一家特斯拉,在兩個評鑑單位的ESG評分中,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級。
兩年多來,ESG投資浪潮在全球與台灣風起雲湧,但「誰說了算」的問題,卻始終沒有決定性的進展。直到今年3月,歐盟一紙新法上路,而此新法的企圖,就是要讓ESG發展史上的最大懸念畫下句點。
新法規從投資機構開始下手,要求各檔基金「選邊站」,簡言之,一檔基金若選擇貼上ESG的標籤,就有相對應的連串責任;而為了達成這些責任,經理人得不斷要求他所投資的上市櫃個股提供更完整的資訊,並且不斷「勸導」公司改善ESG。反過來講,如果公司無法配合,也就必須承受基金持股的賣壓。
於是,新法雖然是對投資機構畫下了「真假ESG」的界線,但透過投資機構的手,又把這條界線延伸畫向了所有的上市櫃公司。 「這是ESG發展以來的第2波革命!」一位資產管理業的受訪者形容,革命的進程與前波浪潮一樣,都是從金融機構出發,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引導企業改變,「不同的是,這次的ESG不再只是形容詞。」
回到論壇上的投影片,「非ESG」的定義,就是根據這個歐盟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