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大型貨輪「長賜號」(Ever Given),已於昨(29)日晚間9點多脫困,埃及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再度恢復暢通。但,事情真的有那麼簡單嗎?繼去年初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這次長賜號「卡船」事件又再一次的提醒全球,目前「生產模式」所面臨到的風險有多高。
3月23日「卡船」近一週的龐然大物–長榮貨輪「長賜號」,終於在昨晚脫困,讓埃及金雞母「蘇伊士運河」可以重新「喘氣呼吸」、恢復雙向通行;由於卡船時間過長,目前航道上仍有數百艘船隻排隊等待通行,航運巨頭馬士基 (Maersk)更表示,因水道中斷所積壓的貨運,恐得花數週甚至數月才能消化。
▲長榮貨櫃輪長賜輪雖然脫困了,但仍有數百艘船隻排隊等待通行蘇伊士運河。(圖片來源:取自vesselfinder.com)
長約400公尺、寬60公尺、重達22萬噸的長賜號,並不是通行蘇伊士運河中最大的貨輪,為何一艘船卡住會造成全球供應鏈大停擺?這與現今全球化的「零庫存、即時生產」商業模式有關。
即時生產(Just-In-Time)是一種庫存管理方式,業者只有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向供應商進口原物料零件,這種生產模式的好處在於,不僅能夠節省倉儲空間與成本,也可以增加庫存貨物的周轉率、減少浪費。這也是近年來全球慣用的生產模式,讓不少公司如汽車、零售、製藥等行業,大幅降低成本並提高利潤。
另一方面,根據《衛報》報導,一名海運學者Rory Hopcraft表示,業者為了要降低航運成本,不斷的加大船隻噸位,讓一次貨櫃運載量可以更多,像是此次「卡船」事件主角長賜號,平均運量一趟就可載超過2萬個20尺的貨櫃。
但這樣一來,也讓巨大又笨重的船隻在航行中所面臨的風險變得更大,當所有的貨櫃都放在同一艘船上,一旦發生意外,被影響的貨運量非常可觀。
▲即時生產雖然能夠降低企業成本,但是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圖片來源:達志)
即時生產模式所仰賴的,是各個供應鏈業者完美的配合運作,若其中一環出現問題,整套作業流程都會被影響,去(2020)年疫情剛爆發之初,口罩與醫療物資缺乏、無庫存,相關供應商無法承受即時龐大的生產量,導致疫情難以壓制,讓各國反思了一番。
如今,長賜號「卡船」事件,再一次的提醒全球,這種即時生產背後隱藏的危險。
《金融時報》丹麥航運巨頭快桅執行長Soren Skou指出,全球貿易因為一艘船擱淺而停擺,讓各公司繼疫情之後加速反省,從「即時生產」模式轉向「未雨綢繆」(just-in-case)模式,保持一定庫存避免貨物因事故中斷而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