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9兆美元紓困案通過後,美國總統拜登再力推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法案,目標是引領美國產業升級,可能是台灣廠商再一次轉大人的歷史機運。(本篇原文發布於3/24。美國總統拜登已於3/31宣布規模2.25 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3月上旬簽署1.9兆美元的《美國救援方案法》(American Rescue Plan)紓困案後,又開始緊鑼密鼓推動另一項超級經濟建設大計。這個目前被外界泛稱為「基礎建設計畫」的法案,有可能成為1933年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以來,企圖心最宏偉的經濟建設大計畫。
計畫原本預計在3月中旬提出,不過,民主黨政治領袖們發現,這個計畫有無限的政治想像空間,光是修橋造路、翻新機場已不能滿足眾人期待,新提案不斷湧入白宮與國會山莊,更提升至美中霸權對戰的國家終極戰略層級,金額則從原本設定的2兆美元一路加碼,據《紐約時報》報導,至3月22日最新版本的金額已達3兆美元,具體方案預計3月底前出爐。
超級計畫焦點
半導體、再生能源與電動車
白宮幕僚長克萊恩(Ron Klain)在3月10日的公開宣示,可以看出拜登新政的方向。他說拜登政府的基礎建設計畫「是要提升美國的全球競爭力」、「要在全球經濟市場戰勝中國」、「為美國勞工創造我們期待的新工作」、「是要打造能將美國產品帶向全球市場的基礎投資」。
也就是說,翻新美國老舊的橋樑、道路、自來水系統、興建高速鐵路及機場升級只是起手式,往上還要包括「尖端半導體製造」等國家戰略產業,要落實「供應鏈重組」目標,還要打造符合氣候變遷的「新能源產業」,創造的工作是有前瞻性、有全球競爭力、圍繞在自動化製造與5G網路的新工作。
台灣廠商將會是拜登新基礎建設的受益者,半導體、再生能源、電動車產業將會是政策的重中之重,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無疑是最大的亮點;而拜登堅持將「氣候變遷」作為領頭的執政目標,將會投入巨額的財政預算,布建乾淨能源的電網,為高速增長的電動車建設數十萬支充電樁,設定積極的電動車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