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前,我也以為日本核電很安全...」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讓台灣核電歸零2忠告

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前,我也以為日本核電很安全...」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讓台灣核電歸零2忠告

王炘珏

國際總經

菅直人提供

1264期

2021-03-10 09:48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日本改變了嗎? 人類有因此而記取教訓嗎?日本當時的最高負責人、前首相菅直人,如何回顧過去的決策,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建議?

 

「直到現在,我每年都還是會造訪福島,走進那個遭到封鎖的福島核電廠……。」日本眾議院議員菅直人感慨地說。

 

他不只是現任眾議員,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巨震、大海嘯,乃至於隨後福島核電廠爆炸等複合式災難的當下,他的職務,是日本首相。

 

經過十年重建,現在的日本,已經看不到地震及海嘯肆虐的痕跡,但那座位於福島的核電廠,那年發生的核災事故,就像是個被遺忘的傷口,至今未能癒合。

 

菅直人

菅直人(左)為國會跨黨派議員聯盟「反核會」一員,每年都會進入福島核電廠視察。

(圖/菅直人提供)

 

至今,仍回不了家

4萬福島居民過著避難生活

 

熔毀的爐心依舊在那裡,只是日復一日地注水冷卻。冷卻後的汙水無處「消化」,只能被一桶一桶封存,就這樣被堆放在核電廠內。當地,因輻射汙染而必須封鎖的範圍雖逐漸縮小,但至今仍有4萬人過著避難的生活,無法回到自己的家。

 

10年過去了,人類究竟從那場災難中,學到了什麼?

 

《今周刊》專訪災難發生當時,日本的最高決策者菅直人,從決策者的角度回顧這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事故;對台灣,他又有什麼樣的建議?

 

「如果可以回到311發生前,第一件事情,我會將福島核電廠的備用電源,移到地勢超過海平面30公尺高的地方。」菅直人說。這個答案,或許簡單得令人意外,但諷刺的是,這場災難就是因為一連串如此「簡單」的原因而造成的。

 

在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政府成立了事故調查委員會,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並於同年七月公布調查報告。關於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報告上明文寫著事故並不純然因天災造成,更有人禍。

 

菅直人在災後隔年出書,完整記錄了處理整起核災事故的歷程,背後真相讓人看了冷汗直流。據其所述,此前所有應變核災的SOP,都不曾考慮「核災與其他災難同時發生」的情況。於是,他們沒料到核電廠儲放燃料棒的燃料池水位計會因故失靈,因此延遲了搶救時間;沒料到救災用的緊急物資,會因為其他災難導致的交通中斷,而無法及時到位;沒料到緊急應變中心的成員會因交通問題無法順利聚集……。

 

就算聚集了,也才發現,核災、震災、海嘯等災難的救災指揮中心成員幾乎重複,同一組人,同時面對著需要不同專業的災變。就連緊急應變指揮中心本身,都因為停電導致通訊設備無法正常使用。

 

此外,他也是在災難發生之後才發現,當時日本的法律、制度、經濟、文化,都對核災毫無防備。「哪些民眾要先撤離?他們的房子怎麼辦、工作怎麼辦、學生就學怎麼辦?」再往下想,失業率飆高怎麼辦?未受核災影響地區的房價飆漲怎麼辦?股市崩跌怎麼辦?日圓匯率怎麼辦?這些問題,當下完全沒有答案,也無從調度準備!

 

一連串的失算與無法回答的問題,讓他得到了最終結論:「即使把人類的力量用到極致,也難以把核災發生的機率降到零,更難以控制帶來的衝擊。」

 

菅直人

 

菅直人

 

忠告一〉最壞的劇本:規畫250公里「撤離範圍」

 

「10年前的我,也對日本的核電技術深信不疑,認為安全不會有問題,甚至還像其他國家推銷日本的核電技術。」他懊悔地說,若是十年前就主張廢核,是不是就不會有這場災難的發生?今年3月1日,菅直人與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開了一場國際記者會。兩位前首相首次對談,就是為了重申廢核主張,並反對一切核能發電相關技術。

 

聽聞台灣最近通過重啟核四的公投連署,菅直人建議,且不論公投結果如何,但在討論的過程中,台灣一定要把「最壞的劇本」納入考慮。

 

他解釋,所謂最壞的劇本,可先以「撤離範圍」為依據。「在福島核災發生兩周後,我面對的最壞的劇本,就是方圓250公里的超大規模撤離。」範圍包含首都東京等區,受影響人數超過5千萬人。

 

畫出腹地範圍後,接下來,從撤離方式、動線,到臨時收容場所,甚至要求人民撤離的法源及合理性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量在內。「各何況,台灣的面積比日本還要小,250公里的撤離,可能代表整個台灣都將無法居住。」他強調,台灣政府及朝野兩黨都必須謹慎思考,也有義務將這樣的可能性告訴國民。

 

忠告二〉擬可行方案:用綠電取代核電、安全無害

 

菅直人回憶,當時日本雖避開了最壞的劇本,福島撤離的時候,仍發生了令他後悔不已的事件,「因為交通堵塞,造成近20位高齡者在撤離過程中身亡。」他說,身為決策的最高負責人,對於撤離決策造成民眾傷亡,真的感到非常遺憾及抱歉。

 

「我能理解,一旦主張廢核,不論是國會還是民意一定會問你,電要從哪裡來?」因此,他給台灣的第二個建議,是反對核能發電的一方,必須提出合理可行的核能替代方案,「這是彼此溝通的根本。」

 

在日本,還是會有很多人質疑,不用核電,恐難免提高火力發電所造成的碳排放問題,「事實上,光是農地種電就能供給全日本的用電。」3月初,菅直人才向日本國會提出利用全日本四百萬公頃農地種電的方案。

 

他表示,經估算,若是在日本目前約4百萬公頃的農地上架設太陽能板,每公頃能架設約5百瓩的太陽能板,再以1年約1千小時的日照時間換算,所有農地1年可發出兩兆瓩的電。這個數字,足足超過目前日本整年用電量的1倍,因此,「不用核電甚至不用火力,光靠太陽能也是絕對可行的。」

 

「這可解決擔心缺電的人的疑慮,也是我目前大力推動的主張。」菅直人認為一定要提出具體方案,才能獲得民眾信任。

 

東日本大震

東日本大震災期間,菅直人(左二)前往受創嚴重的岩手縣及宮崎縣視察災情。(圖/菅直人提供

 

核電安全神話已破滅

永續發展、廢核更是全球趨勢

 

他也透露,雖然大部分的日本民眾都支持廢核,或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但是日本還是存在著想要恢復核電的聲音,目前的日本執政黨就打算以「減碳」為由,增加核電的比重。

 

「但事實上,我認為勝負已定。」菅直人認為,關於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核電這個問題,其實答案很明確。「車諾比、311事件,已打破了核電安全的神話;再來,核電因為安全成本必須提高,價格也已經不像過去那樣便宜,這還不包含必須付出的環境成本。」

 

另方面,再生能源技術不斷突破,成本更是逐年降低。永續發展及廢核更是全球趨勢,趨勢一旦形成,很難再走回頭路。「若是有安全又便宜的綠電可以用,為什麼還要選擇危險又對環境有害的核電呢?」他意有所指地說。

 

專訪「日本再生能源之父」飯田哲也:論成本,核電已輸綠電,為何要用?

 

飯田哲也

▲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ISEP)所長飯田哲

 

「或許大家會以為核電比再生能源便宜,但,事實上,這已經成為過去。」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ISEP)所長飯田哲也這麼說。2011年,他在福島核災發生後一周,就提出取代核能的再生能源政策解方,隨後獲得日本政府大量採用,因此被稱為「日本再生能源之父」。

 

他表示,311事件至今,為了加強安全性,日本核電成本增加了近2倍。另一方面,隨著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近10年來,風力發電成本下降7成,太陽能發電成本更下降近9成。相關統計數字很多,但根據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兩者的黃金交叉發生在2013年,自當年起,日本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就低於核電。

 

而這樣的黃金交叉,還不包括核災的處理,「根據日本政府2016年的統計,已投入近22兆日圓在福島核災處理,也有學者估計,未來核災處理金額最多可能達到80兆日圓。」他說:「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就只是為了發電?」

 

或許因為數字會說話,日本自從311事件以來的各項民調中,普遍來看,民眾表達「反對核電」的比率,至今仍達6成以上。至於再生能源,自2012年FIT制度(Feed-in Tariff,FIT,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上路後,再生能源占比一口氣拉高,2019年已來到近2成的水準,並以太陽能發電的成長最為顯著。飯田哲也強調,未來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還會持續下降,他相信,由乾淨的綠電取代核電,甚至是火力發電的未來,已經不遠了。

 

再生能源

 

菅直人

更多福島事故10周年封面故事報導,詳見《今周刊》1264期

 

※ 日本首相一生懸命的第一手日記,詳見今周刊出版書籍《核災下的首相告白》

延伸閱讀

311十週年》首相看電視才知核電廠爆炸了!直擊日本浩劫的第一手真相
311十週年》首相看電視才知核電廠爆炸了!直擊日本浩劫的第一手真相

2021-03-08

張忠謀、曹興誠20年後再同台! 兩人「世紀握手」 曹不忘提醒台灣電不夠用   「未來一定要回到核電」
張忠謀、曹興誠20年後再同台! 兩人「世紀握手」 曹不忘提醒台灣電不夠用 「未來一定要回到核電」

2020-12-15

台積電5年後恐成「吃電怪獸」有解?彰化2座海上風電場全包了 發電量相當於半座核電廠!
台積電5年後恐成「吃電怪獸」有解?彰化2座海上風電場全包了 發電量相當於半座核電廠!

2020-07-08

福島核電廠輻射水每日100頓速度增加,儲水槽2020年會裝滿…日:考慮將廢水排放太平洋!
福島核電廠輻射水每日100頓速度增加,儲水槽2020年會裝滿…日:考慮將廢水排放太平洋!

2019-09-18

核電一年、核廢萬年!運不出台灣...你知道「核廢料」最後都去哪了嗎?
核電一年、核廢萬年!運不出台灣...你知道「核廢料」最後都去哪了嗎?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