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事實能證明,但一般認為,股市愈好,消費者覺得愈富有,就願意花更多錢。
可是美國聯準會在大撒幣的過程發現,股市強勁卻未帶動經濟復甦,信用市場才是重點。
一九八○年代末期台股暴跌八成後,我受邀出席一場研討會,當時一位外資券商主管提出,儘管股市崩盤,但對經濟本身的衝擊相對有限。當年有兩季的GDP(國內生產總額)成長率自七%降至略高於四%;整體而言,他是對的。三十年後,全球經濟決策者也認同此觀點。雖股市崩盤常與經濟衰退,甚至經濟危機牽連在一起,但並沒有明確事實證明兩者的因果關係。
一般認為,股市對消費行為具有「財富效果」,股價愈高,消費者覺得愈富有,就願意花更多錢。這個邏輯容易理解,卻少有證據能支持該論調。此外,貧富差距擴大,那些享有股價上漲利益的富豪占消費人口比率微乎其微,試想,比爾.蓋茲能買幾支iPhone?
更重要的是,美國聯準會發現,在這一輪大撒幣的過程中,股市強勁反彈,但經濟復甦的速度則是自○八年金融海嘯以來墊底。他們的結論是,對經濟健全度而言,信用市場的重要性遠高於股市,原因也很直覺——信用市場是商業潤滑劑,企業營運需要流動的信用市場,以維持日常經濟活動;股票市場則僅作為長期資本需求的籌資管道,如建新廠房或降低負債。
即使最近美股不斷攀高,美國信用市場仍持續下滑;因此聯準會的首要任務是維持信用市場的高度流動性,這意味著將為股市再添柴火,然而泡沫終將破滅,屆時恐將連帶引發股市崩盤。
新冠肺炎讓美國決策者思考,唯有採取快速見效的經濟政策,包含股市上漲產生的財富效果,才能度過危機,並降低對普羅大眾造成的傷害。許多投資人對股市轉為謹慎,擔心聯準會不想冒股市崩盤的風險,但或許聯準會考慮的重點根本就不包括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