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宣布取消台美官方往來限制,讓台灣備感振奮;也有人憂心,新任總統拜登是否收回成命?拜登政府上台,台美關係又會有何變化?
《財訊》雙週刊報導,美國總統政權交接前夕,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月9日發表一份爆炸性聲明,宣布解除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Guidelines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所有對台美官方接觸的限制。聲明中表示,台灣是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和可信賴夥伴,然而幾10年來美國官僚機構制定了複雜的自我限制措施,只是為單方面安撫中共政權,但「再也不會如此」。
蓬佩奧這份聲明,對台灣今後與美國官方交往關係有重要意義;他為何要在下台前留下這個妙招,值得好好解讀與細究。
蓬佩奧的聲明,引發美國甚至中國政界、學界震撼,各種解讀紛紛出籠。有專家認為這是蓬佩奧給民主黨的拜登政府設限,讓拜登政府日後難以再調整對台路線;也有人解讀這是再次以台灣為籌碼刺激中國,讓中國在拜登政府上台前後採取抗議或報復行動。
不過,根據《財訊》雙週刊了解,我國外交圈人士指出,台灣只是美國對外關係的議題之一,美國不是圍繞著台灣在進行外交,不會在此時把台灣當籌碼去刺激中國;這份聲明有美國國會的支持背景,也有台灣多年來努力的成果,最重要的是,美國共和黨的精英趁著還有權力的時候,為他們的外交思維做最後的定調。
事情回到2019年,美國眾議院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法》,內容包括重啟台美貿易協議談判、協助台灣發展國防、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挺台條文,雖然參議院跨黨派議員也支持《台灣保證法》,但因參、眾兩院版本不同,最後參議院並未通過該法。2020年12月底,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包括聯邦政府預算案、疫情救助等包裹提案,《台灣保證法》也在包裹表決中通過,川普總統隨即簽署生效。
新通過的《2020台灣保證法》其中一個條文,是國務院應檢視(review)《對台交往準則》,並要求國務卿在180天內向國會報告檢視結果。這個準則屬於行政命令,是國務院自行規範台美官方交往諸多限制的內規,過去曾數次修訂過。在政權輪替之際,快下台的國務卿蓬佩奧可以不檢視,交給拜登政府的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處理;但蓬佩奧放大絕,直接宣布廢除《對台交往準則》的所有規定。
蓬佩奧動作 獲國會支持
因為蓬佩奧以國務卿身分廢除這個交往準則,不是重新檢視,新任國務卿布林肯自然也無須再向國會報告檢視的結果;如果布林肯要再制定相關規範,反而必須說明再制定的理由,可能引發更大的注意與非議。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立委羅致政在接受《財訊》雙週刊採訪時指出,蓬佩奧在聲明中用的是「appease」這個詞,表示美國過去為了安撫、姑息中國,設下很多規範自我限制,過去的遊戲規則形同是中國在制定,現在反過來,美國要自己決定遊戲規則;蓬佩奧是把握還有權力的機會,設定了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新方向。
蓬佩奧此舉是否限縮了拜登政府未來的政策?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表示,他不認為蓬佩奧在限制拜登政府,反而是讓拜登政權的彈性變大,因為布林肯已不需要再思考台美官方往來的準則是什麼。
賴怡忠接受《財訊》雙週刊採訪時表示,蓬佩奧和布林肯曾在1月8日見面討論交接事宜,1月9日蓬佩奧才宣布廢除交往準則,這當中是否為蓬佩奧和布林肯的默契,不得而知;但蓬佩奧宣布後,拜登政權並沒有表達「不樂見」的意思。他說,蓬佩奧在美國也被認為是一個厲害的國務卿,更被認為是一個可信賴的外交政策領導者。
美國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過去有很多繁複的限制,川普政權上台後,逐漸鬆綁這些準則規定。涉外人士說,過去2、3年,川普政府更下達指令,要求在台灣有正式邦交的國家,美國駐當地使館要和台灣使館加強往來關係。因此蓬佩奧一宣布解除官方交往規定,美國駐荷蘭大使胡斯特拉(Pete Hoekstra)立刻邀請我駐荷蘭代表陳欣新到美國大使館會面。
《財訊》雙週刊指出,至於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原訂1月13日訪問台灣,後來取消,改和蔡英文總統以視訊方式進行對談。涉外人士表示,這和蓬佩奧解除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或中國的壓力無關,應是川普政府因應政權交替的考量。…(本文節自財訊625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