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中國經濟在後疫情需求下飛揚——全球小型股、新興市場同步受惠

中國經濟在後疫情需求下飛揚——全球小型股、新興市場同步受惠

2021-01-27 14:44

新冠肺炎爆發逾一年,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似乎已緩慢復甦中,全球各小型股、新興市場指數,也因商品、原物料等強勁需求同步受惠。

二○二一年一月十八日,中國公告二○二○年GDP成長數據,相對一九年增長幅度二.三%,第四季更增長六.五%,創下兩年新高。世界銀行預測,去年美國、歐洲兩大經濟體全年GDP將分別萎縮三.六%和七.四%,拖累全球GDP三.四%的衰退幅度。中國是二○年GDP唯一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其出口金額年增三.六%,達二.六兆美元,創歷史新高,貿易順差五三五○億美元,為一五年以來的新高,成為GDP成長最主要的貢獻來源。

 

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一九九○年~,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張中宜(一九八五年~,政治大學財務管理所)、黃奕穎(一九八七年~,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所)、邱政緯(一九八八年~,台灣大學化學工程所)共同撰述,我們試著回顧疫情一周年,整體資本市場的變化與全球經濟實力的消長,希望對未來展望有所啟發。

 

一,輝瑞疫苗解盲成功後,全球資本市場產生質變:

 

回顧去年三月,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宣布無限QE後,率先領漲的公司主要是全球電商巨頭,包括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網飛(Netflix)、谷歌(Google)與微軟(Microsoft),總市值自底部的四兆美元,上漲近一倍至去年九月底的近八兆美元。無獨有偶,中國五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同期漲幅更高達一七五%。全球電商巨頭市值的大增,也帶動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重回牛市。美國六大尖牙股占標普五百指數市值,最高時曾達二五%,中國五大電商巨頭亦占MSCI中國指數超過三五%。

 

自○八年以來,全球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加上川普政府上任後的減稅措施,受益最大的自然是高成長、高評價的科技巨頭,六大尖牙股自一○年以來至疫情前(近十年)的時間,總市值成長超過十倍,遠遠勝過標普五百指數的一九五%。相對地,自一○年以來,小型股(羅素兩千指數)的報酬率僅一六○%,新興市場(MSCI新興市場指數)十年來報酬率更只有八.八%。

 

然而,去年十月底,輝瑞公告疫苗解盲成功後,全球資本市場產生變化。

 

首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七七%上升至超過一.一%,反映市場對於未來解封後,全球通膨預期升高,原來的強勢族群——全球電商巨頭市值至今三個月僅原地踏步,代表美國小型股的羅素兩千指數近兩個半月則大漲三八%,超過疫情前的高點達二六%,創下歷史新高;MSCI新興市場指數亦上漲二○%,遠遠超過同期的科技巨頭及標普五百指數(十五%)。

 

過去經濟蕭條自底部反彈,率先領漲的通常是小型股與原物料,而此次疫情不同於過往的蕭條,皆因泡沫破裂影響經濟需求,反而是由實體經濟的封城導致需求緊縮。

 

去年三月,股市因央行寬鬆落底後,首先反彈的是以服務收入為主的大型科技公司,而在疫苗利多消息後,受疫情影響的需求將可能反轉向上,伴隨而來的通膨預期隨之拉升小型股、原物料及新興市場股市的價格。去年十月至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與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分別大漲九六%與三四%,可看出市場對解封後,商品與原物料的需求預期增加。

 

二,後疫情商品需求爆發,通膨預期增溫,創造中國亮眼經濟數據:

 

疫情至今逾一年來,以歐、美、日為首的全球三大央行,總計已放出超過八兆美元,除了無限QE外,政府亦大幅擴張財政以因應危機。美國去年財政赤字達近三.二兆美元,占其一九年GDP超過十四%,若加計拜登預計執行的一.九兆美元刺激,美國近一年支出將接近GDP的二五%;同一時間,美國聯準會亦自債券市場購債達二.四兆美元,美國現階段等同於直接印鈔,投入實體經濟救市。

 

不同於歐美政府的撒錢救市動作,中國選擇維持較高的利率,並且優先控制疫情,重啟工廠的運作。在各國仍封城的狀態下,中國已在二○年四月逐步復工,趕上歐美疫情惡化下產生的遠距(筆電、視訊設備)與防疫(口罩、醫療設備)等需求。

 

全球疫情在去年夏天稍微緩解後,又在十一月陸續爆發二次疫情,如今全球除了新興亞洲國家(中國、亞洲四小龍)控制得宜,多數國家仍將希望寄託於疫苗的普及。

 

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影響力將會大幅增加,二○年中國GDP達十五.七兆美元,相較美國衰退後的二十.七億美元,兩者經濟實力的差距縮小幅度,為史上最快的一次。

 

統計至去年十一月底,外資流入中國市場的金額達一二九五億美元,重新成為全球資金流入金額最高的國家。去年十月底以來,中國需求占全球近五成的金屬銅價格漲幅達十八%,此外,中國需求占全球六七%的大豆價格,亦上漲二八%,顯示中國景氣已領先全球開始擴張。

 

中國上證五十指數自去年十月底上漲十七.五%,突破一五年以來的新高,主要領漲族群就是金融股與內需企業(貴州茅台、伊利集團);組成主要為中國銀行業的恆生指數上漲二一%,表現遠遠勝過同期歐美大型銀行。

 

直到現今,中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有三.一五%,且自疫情爆發以來,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僅擴增不到一兆美元,遠遠低於另外三大經濟體。未來,通膨若是明顯上升,中國將更有餘裕以緩慢升息、緊縮等方式因應,除了原物料、新興市場與小型股受惠通膨增溫之外,中國概念的銀行、內需公司亦將明顯受惠。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的健身商機——家用健身器材廠岱宇卓越崛起
後疫情時代的健身商機——家用健身器材廠岱宇卓越崛起

2021-01-20

中國「農夫山泉」上市啟示錄——兼論電子原料供應商昇貿
中國「農夫山泉」上市啟示錄——兼論電子原料供應商昇貿

2021-01-13

「零工經濟」正重塑全球產業
「零工經濟」正重塑全球產業

2021-01-06

中國新經濟戰略發展雙循環——混凝土製造台商永固-KY展現風華
中國新經濟戰略發展雙循環——混凝土製造台商永固-KY展現風華

2020-12-30

從螞蟻IPO破局解讀全球經濟——新興亞洲市場將成主流
從螞蟻IPO破局解讀全球經濟——新興亞洲市場將成主流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