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衝突從貿易戰、科技戰打到金融戰,近日美國再對中企下重手,擴大制裁名單,欲將所有中資企業趕出美股,「金融脫鉤」成了川普反中戰略的終極決戰。
川普卸任前夕,將美中金融戰拉到最高點。一月十四日,美國國防部與商務部雙箭齊發,同時發布對中國企業的黑名單。國防部宣布將小米、北京中關村發展投資公司、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大新華航空等九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加上之前宣布的中國電信、華為、海康威視、中國交通建設、中芯國際等,列名美國國防部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已達四十四家。
同一天,美國商務部也將中國海洋石油(CNOOC,簡稱中海油)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發新聞稿指稱,中海油在外海探勘石油過程中,運用不當手段霸凌越南等國家,對美國國家安全與國際社會安定造成威脅。從三年前的中興通訊開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已經累計超過六十家中國企業,如果加上華為旗下的一五○家附屬機構,以及其他中企的關聯公司二七五家,總數更超過四八五家。
嚴格來說,川普政府於一月十四日是「三箭齊發」。當天,美國貿易代表署提早公布「二○二○年仿冒與盜版惡市場」(Notorious markets),點名三十九個虛擬網站與二十四個實體市場,中國當然是首犯,列名「惡市場」的網路電商有淘寶、蝦皮、拼多多等;實體市場則有浙江義烏、北京秀水街、廣州越秀站批發市場等。
國防部的黑名單政策,雖然主要是禁止列名的中資企業在美國活動,但最劇烈的殺傷力竟然是在金融市場。
美國防部禁令
產生強大金融殺傷力
金融殺傷力的關鍵,來自川普於去年十一月十二日發布總統命令,規定美國人(Any United States person)在二一年一月十一日上午九點半之後,對國防部的黑名單企業不得進行投資行為,並禁止交易這些企業在公開市場的證券、證券相關的衍生商品,以及提供中企資金的任何投資。再進一步,對總統令發布之前已經持有的部位,則必須在一年內,也就是不得晚於二一年的十一月十一日出清(divest)。